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0:23: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 由凸轮带动极其不稳定, 2. 凸轮与挡板间有动摩擦产生了磨损

3. 仅靠雨刷重力来克服摩擦力,很可能经常导致雨刷静止在最高端 4. 电机不仅要克服雨刷与玻璃的摩擦还要克服雨刷的重力,浪费资源。

设计方案三

方案3简图 1、7、8 2、3 分析:

摇杆2转动带动摇杆3,摇杆3带动连杆移动,从而使摆杆5、6左右以一定频率摆动,达到刮水的效果。

支座 摇杆 4 5、6 连杆 摆杆 该方案优点:

1.整体构建布局可以在汽车上较为容易实现;

2.机构简单实用,在满足运动要求前提下大大节省了材料;

3.设置了急回特性(推杆快,收杆慢),因为在刮片起刮前,挡风玻璃上附着的雨水量相对较多,对司机观察前方路线不利,这时刮片需快速刮清雨水,而在回程时玻璃上雨量较少,这时慢刮可进一步刮净雨水,是玻璃保持相对较长的清晰度。同时急回特性的运用也提高了雨刮器的工作效率;

4.在雨刮器收杆的时候,刮片贴紧挡风玻璃下沿时间较长,这就可以让雨刷器间隔工作,剩去了需脉冲控制让雨刷器间隔工作这一步。

最终设计方案:方案三

三、加速度,速度多边形的计算与分析

加速度,速度多边形的计算与分析

1)由已知条件可得: VB=WAB×LAB WAB=30π/60m/s LAB=60mm ∴VAB=s

∴aB=WAB2×LAB=s

选比例尺:μv=VB/pb=(m/s)/m μa=aB/p`b`=(m2/s)/m 理论力学公式:VC=VB+VBC

aC=aB+aCBn+aCBt 2)

(一)

由图一的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根据比例尺得到: VC=0VBC=s

aC^n=0aBC^n=s2 aC=p`c`*μa=s2

3)

(二)

由图二的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根据比例尺得到: VC=sVBC=s

acn=s2aBCn=s2 aC=p`c`*μa=s2 4)

(三)

由图三的速度多边形及加速度多边形,根据比例尺得到: VC=sVBC=s

aCn=s2aBCn=s2 aC=p`c`*μa=s2

四.虚拟样机实体建模与仿真

View的样机建模

五.虚拟样机仿真结果分析

利用ADAMS仿真软件对已建立模型的摇杆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进行数据分析,并输出所需要的数据及曲线,如下:

滑块水平位移仿真曲线 滑块水平运动速度仿真曲线 滑块水平运动加速度仿真曲线 带刮片摆杆角速度仿真曲线(一) 带刮片摆杆角速度仿真曲线(二)

六.课程设计总结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总结:

首先我们确定摇杆的长度,并用CAXA画出了它的运动简图,之后用ADMAS进行运动仿真。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学会了ADMAS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了更多的使用工具。并且在此设计过程中也培养了团队之间的协作精神。

在学完机械原理这门课程的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机械学生,需要将所学的应用到实际设计机构中去,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理论分析的能力,并结合生产实际来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根据已知机械的工作要求,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机构的类型、正确地对机构的运动和受力进行分析和计算,让我们对机构设计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同时也训练我们收集和运用设计资料以及计算、制图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编制计算机程序并在计算机上计算来解决机构设计问题的基本技能。完成了整个课程设计,收获颇多,尤其是在软件应用上面,同时对机械原理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纵观课程设计过程,我们各组员任务分配明确,相互沟通交流,互帮互助,工作有条不紊地前进。短短的两周让我们受益匪浅:首先要对问题认真重视,然后就是数学思想的完美性的思考,将机构放之现实生活中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安全、稳定、美观、便捷、经济。这是最复杂和困难的,也是想的最多的地方,也是能够突出成绩的地方。我们在这方面想了很多,虽然有很多都没有在设计中体现出来,但总体上以满足要求。此外我们也参考了一些网上的资料,大多数都比我们的方案要复杂,完善。这也是我们此次设计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