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第72课测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20:22: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历史第七十二课测试卷

姓名: 日期: 分数:

课题:民族工业短暂发展和军阀割据纷争 一、多项选择题(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 )

A.纺织业、面粉业 B.纺织业、造纸业 C.面粉业、火柴业 D.纺织业、化工业 2.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发展,其原因是( )

①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

②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③爱国心和利润的刺激,使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工业; ④封建帝制被推翻为民族工业发展开辟了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3.“实业救国”思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部分有识之士的倡导和宣传 B.受辛亥革命的鼓舞

C.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政府对发展社会经济的高度重视 4.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当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上,实施的结果是纺织业发展空前,而钢铁业没有得到发展,其重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发展缺少资金 B.清政府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

C.重工业因周期长,利润少,民族资本家不愿涉及

D.西方列强对中国矿产资源的掠夺和外资工业的激烈竞争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其特点是( )

A.面粉、棉纺、化工等行业发展迅猛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6.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贷款给北洋政府的目的是( )

A.加强对北京政府的控制 B.怂恿中国对德国宣战 C.帮助中国恢复经济 D.扩大日本在中国的投资 8.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对德国宣战,出兵中国山东的目的是( )

A.维护中国主权的完整 B.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C.替中国收回胶济铁路 D.替中国收回胶州湾

9.1915年袁世凯称帝心切,为了得到日本的支持,接受了《二十一条》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其中没有接受的一条是( )

A.承认日本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力

B.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安奉铁路的期限为99年

C.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中国警政及军械厂由中日合办

D.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10.日本政府在《二十一条》中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与他国”,目的是( )

A.欺骗国际舆论 B.立法形式保障中国领土不被列强占领 C.充当北洋军阀统治的靠山 D.妄图独霸中国,排斥列强 11.制造非法的中印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的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拉萨 B.西姆拉 C.孟买 D.新德里 12.袁世凯统治时期,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事件有( )

①沙皇俄国控制外蒙古;

②英国策划西姆拉会议和炮制“麦克马洪线”; ③日本占台湾,澎湖列岛;

④日本提出灭之中国的“二十一条”; ⑤德国强占胶州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13.扶植直系军阀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A.英国、法国 B.俄国、法国 C.美国、日本 D.英国、美国 14.北洋军阀中,皖系军阀控制的地盘包括( )

①黑龙江; ②湖北; ③安徽; ④山东; ⑤浙江; ⑥福建; A.①③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 15.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英美帝国主义国家极力扶植直系、滇系、桂系等派军阀,主要是因为( )

A.侵略利益集中在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

B.直、滇、桂系军阀长期掌握中央政权,控制全国局势 C.日本大力扶植皖、奉、晋系等派军阀

D.直、滇、桂系军阀长期投靠英、美帝国主义 16.近代中国各派军阀的共同点有( )

①始终打着维护共和制度的旗号; ②利用中央政权排斥异己; ③以分散性封建地主经济为基础; ④以帝国主义列强为靠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袁世凯死后,总统黎元洪与总理段祺瑞之间展开了府院之争,府院之争的实质是( )

A.黎元洪与段祺瑞争权夺利 B.美国、日本在中国争夺控制权 C.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严重分歧 D.北洋军阀和西南军阀的斗争 18.下列关于张勋复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张勋复辟与段祺瑞的怂恿有关 B.黎元洪支持张勋发动复辟

C.张勋复辟发生后段祺瑞予以支持 D.黎元洪领导了挫败张勋复辟的斗争 19.孙中山强调“此次讨逆之战,匪特为民国争生存,且为民族反抗武力之奋斗”,这次“讨逆”是指( )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反张勋复辟 20.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日本怂恿段祺瑞对德宣战; ②府院之争;

③“讨逆军”攻入北京; ④“辫子军”进京;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二、材料解析题(1题,共2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1905年又设立振新纱厂,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

上海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支持,实现新的复苏。

在新时代,荣毅仁、荣智健父子,一南一北,纵横商海,叱咤风云,财富神话再次震撼世人。荣氏家族三度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首位。荣氏家族在中国、在世界各地正续写着新的辉煌和传奇。

——《荣氏家族百年神话》 (1)根据材料第一段,回答1912年后到1922年间,荣氏兄弟能够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多家企业,受惠于当时哪些有利的客观条件?

(2)根据材料第二、三段,回答荣氏企业为什么能复苏并走向辉煌?分析影响我国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三、问答论述题(1题,共20分)

22.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曾称颂段祺瑞是“三造共和”的功臣,“三造共和”指的是段祺瑞做的哪三件事情?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