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美术)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30 17:42: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十四、理解下面词语的含义: 1.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含鱼纹彩陶盆,以图案结构线作为抓形的基础,画面简洁有力,所以有人把它看作是半坡人的巫术图腾,象征其氏族人丁昌盛的局面。 2.饕餮纹:

商周青铜器上文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蘖龙或蘖凤图案。其形象狞厉可怖,是用来\辩神奸\的符号,到春秋时代就基本消失。 3.三星堆青铜像:

是一个失落的神像系统。 4.卧游:

指由南朝宗炳提出的山水画表现境界,通过作品间接欣赏大自然的神情妙意。 5.白描:

是以墨笔勾勒绘画形象的基本手法,在中国人物画发展中有重要地位。 6.甲骨文:

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汉字形态,因其书刻在龟甲和牛胛骨上而得名。它记录的是甲骨占卜的整个过程,故又称\卜辞\。 7.以形写神:

是指顾恺之提出的形神关系,强调\传神\要通过一定的形象表现出来,达到\形神兼备\。 8.曹衣出水:

是历史上对早期人物画风格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历来被当作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绘画风格的称呼。曹仲达用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称\曹衣出水\。 8.吴带当风:

指唐代吴道子的人物衣纹程式。他的用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故称之,和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画法相对。 9.马踏龙雀

秀骨清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总体特征

10.猪纹钵:河母渡出土的黑陶器皿,器壁厚,器表光洁,比较特别。P17 11.彩陶:

用彩绘原料装饰过的陶器,称为彩陶。 12.黑陶 13.解衣盘蹲

14.迁想妙得:指由顾恺之提出的作画构思活动,是画家把握生活的一种艺术方式。它触及到艺术 创作中主体表现与客体制约的辨证关系。 15.铁线描:

指绘画中的一种线描方法,因其笔法谨严,连绵悠长似铁线而形容之。

16.青绿山水:

是指以工笔重彩形式来描绘山水景物的技法和风格。从隋代展子虔等人就已经采用这种形式,而唐代李思训则被认为是这一风格的主要奠基人。青绿山水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钩而不皴,以赋色为主;后者在水墨皴染基础上在赋色,色调清丽明亮。 17.水墨山水:

18.红山文化: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之一,因1935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遗址的发掘而得名,1954年才正式定名为红山文化,其年代大致与仰韶文化相当,约为公元前3500年左右,前后经历了至少1000年,是一种有着其完整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丰富自身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名词解释 1谢赫“六法”

谢赫是南朝时著名画家,可惜今无画作可考,但他的《古画品录》却是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传世之作。他在书中品评了前代27位画家的作品,几乎是中国画创作历史上的第一次系统性总结。其中他提出的“六法”论尤为精彩,对中国古代绘画创作的影响极为深远。 “六法”是:“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

2《历代名画记》

《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关于绘画艺术的通史,唐代张彦远著。张彦远出身收藏丰富的宰相世家,擅长书画,编有《法书要录》等。《历代名画记》成书于大中元年(847)。

《历代名画记》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画家传记及有关的资料、作品的鉴藏。全书10卷,前3卷阐述绘画的发展和绘画理论以及有关鉴识、装裱、收藏等方面的标准、知识、历史等。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当时绘画的整个领域。后7卷收入自轩辕时起至唐会昌元年(841)间370余位画家的小传,以时代先后为序,分等级列传;多为一人一传,亦有父子或师徒合传者;内容有详略之分,包括姓名字号、籍贯生平、擅长、著述及前人评论与作品著录等。该书总结了前人有关画史、画论研究的成果,开创了编写绘画通史的完备体例,是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资料

3“元四家”

元四家:指中国画上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位元代画家。其共同特色,是以“雅洁淡逸”山水画风。强调水墨画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四人同处于一个时代,年龄相近,他们的风格和特点:黄公望是山川深厚,草木华滋;王蒙是画山水多至数十得,树木不下数十种,千岩万壑,迦环重迭;吴镇山水苍茫沉郁;倪瓒山水,所谓“天真幽淡,萧杀寂寞”,具有一种荒凉空寂、疏简消沉的趣味。

4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反映西欧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其主要中心最初在意大利,16世纪扩及德意志、尼德兰、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地。“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己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该词源自意大利文“Rinascita”,一般多写为法文“Renaissance”。它概括了乔托以来的文艺活动的特点,被世界各国沿用至今。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实际上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但因各国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不同,在各国带有各自的特征。

意大利文艺复兴 13世纪末14世纪初,意大利在欧洲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先进地区只限于少数几个城市,尤以佛罗伦萨、威尼斯为最。地处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出现了以毛织、银行、布匹加工业等为主的七大行会,它们不仅控制佛罗伦萨的经济,也直接掌握城市政权。佛罗伦萨的最高权力机构——长老会议的成员只能由七大行会从其会员中遴选,贵族被剥夺参政权,广大工人处于无权地位。在这种政治、经济背景下的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发源地和最大中心。

5学院艺术

学院艺术(Academic art),一种在欧洲艺术学院和大学的影响下所产生的绘画和雕塑的流派。 学院艺术专指那些在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运动中,受法兰西艺术院订立的标准所影响的画家和艺术品,以及跟随着这两种运动并试图融合两者作为风格的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如威廉·阿道夫·布格罗、汤玛斯·库图尔(Thomas Couture)、汉斯·马卡特(Hans Makart)。他们通常也常被称为“学院派”(academism)、“华丽艺术”(art pompier)、“折衷主义”(eclecticism),有时也被人与历史主义(Historicism)与融合主义(Syncretism)相提并论。

一般来说,被学院所影响的艺术都称为“学院艺术”。在这个背景下,学院艺术不断吸收新的风格,所以一些曾被视为对抗学院艺术的艺术风格,后来也被人称为学院艺术。

6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是指(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種艺术形式,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自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不规则的珍珠」(barroco)。作為形容词,此字有「俗丽凌乱」贬抑之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征“离经叛道”、“不合常规”,原来对这些追求新形式的艺术家是贬义,后来成为一代的代表。

在欧洲文化史中,「巴洛克」惯指的时间是17世纪以及18世纪上半叶(约1600年 -1750年,但年份并不是绝对的)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建筑与音乐。这一时期,上接文艺復兴(1452年 -1600年),下接古典、浪漫时期。

欧洲文化「除旧佈新」,在各方面都有重大的改变与成就。资產阶级兴起,君主政治渐独立於宗教之外(但民主思想萌芽)。科学在伽里略、牛顿等人的开创下展开。艺术上趋势是「世俗(非宗教)化」,精力充沛,勇於创新,甚至好大喜功。文艺上的名家如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绘画上有鲁本斯,林布兰特等,影响都极深远。也在这时期,欧洲向外扩张殖民,渐渐佔据了世界文明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