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1 14:10: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单元 孝悌先

教学目标: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孝悌为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诵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2、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并知道如何去做。

3、能结合生活实际,与伙伴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正确地对待自己、 对

待他人。

教学重难点

体会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在校尊敬老师,好好学习。理解“孝”的含义,明白“百善孝为先。”能将爱心落实到平时的行动中去,做一个有爱心的阳光少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生礼仪展示,营造国学氛围,心平气和学国学。

师:上课 生:起立、鞠躬 师:请(还礼)

2、同学们,平时我们的父母事无巨细的为我们服务,那你们又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感受如何?指名说说。

3、是啊,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德,乌鸦有反哺之恩,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那么,作为子女,应如何孝顺自己的父母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字经》“孝悌为先”部分。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ppt出示“孝悌为先”内容,学生试着自由读读。 孝悌为先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2、指名读,师生正音。

3、ppt放录音范文,让学生听,听后学生跟着读,要求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

4、再次指名读,师生评价。

3、学生再次自由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课题是什么意思?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借助课后注释了解字意及句意。课文讲了什么? 7、全班交流

①师解题目:孝悌为先指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一个人最应该做到的品质。

②课文提到了古时候非常著名的两个孩子,黄香和孔融。他们的经典孝顺故事感动所有人。

(三) 学习课文,自读自悟 1、播放黄香温席、孔融让梨视频。

2、看了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 3、全班交流

4、师小结: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时。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都可以事后弥补,但行孝却是无法弥补的。很多人总是想等自己挣够了钱,等自己有了时间,再回家去孝敬父母,可是,当你钱挣够了,有时间了,父母却已经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 5、ppt出示1、2句多种形式诵读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四)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1、同学们,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可是我们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 2、说说你的故事,你是怎么对父母的,做到了哪些,哪些没有做到?举例说说。 3、全班交流。Ppt:当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点小家务时,常常见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开心,想都不想就回答,我还要写作业呢!我没空!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还嫌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