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2 2:06: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 学 设 计 课 题:春江花月夜版 本:人教版语文年 级:高中二年级单 位:永州市一中作 者:宋倩文

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学习,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及意义 ②学会分析诗歌意象,把握诗歌意境,体会诗歌情感。 ③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朗读借助联想与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与主旨

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景物,哲理与情感浑然天成之美 ③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诗歌语言,发挥想象,感受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习诗歌,增强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②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树立远大的生活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②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进入高二,在此之前已学习了许多古代诗词,背诵了许多名家名篇,但还只是初始阶段,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拓展阅读,学生通过诗歌语言的感知,展开联想与想象,再现诗歌意象,把握诗歌意境及主旨,提高学生的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境界。

文本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点分析

1、课前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与本课学习有关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2、通过配乐朗诵,感受诗歌形象,用中国古筝经典名曲——春江花月夜,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

3、欣赏诗歌景物美时,出示幻灯字幕及配画,引领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4、领悟诗的哲理美时,出示幻灯字幕及配画,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那种历史的沧桑和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感慨。 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分析

1、问题探究法。根据本课学习的目标与重点,教师用提问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探寻问题答案,教师适时点拨,总结归纳。

2、品读鉴赏法。采用录音范读,个人自读,全班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把握诗歌意境,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思路:课前预习——课时研讨——课后拓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活动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上网查找本文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古今评价;上网查找有关“月”的诗句,领悟“月”在中国人情感世界中的意义。

3、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评价反馈:此环节要求学生课外完成,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手段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本文的古今评价,然后置身诗境朗读课文,把握诗歌内容。古今评价之高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朗读为分析课文打下基础。

二、检查预习活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