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3 21:39: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能基于证据描述蚕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

●能利用建模的方法呈现昆虫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 ●能抓住主要特征对动物及动物卵进行分类。

●能根据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对蚕的生长发育的趋势进行预测。 ●能对自己饲养和观察蚕的过程、方法进行反思和评价。 (3)科学态度目标

●对饲养蚕以及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表现出浓厚兴趣。 ●能客观记录蚕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能坚持不懈对蚕的一生进行长期观察。 ●能在养蚕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可爱和可贵。 ●愿意与人分享养蚕经验和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先进的技术有利于人类进行有效的科学研究。 ●了解人类生活可能对生物环境造成破坏。

●初步具有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主要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前概念,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 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5.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6.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四、课时分配 10课时

51

第一课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动物的一生”单元的第1课,也是对蚕的一生有整体认识的一节课。本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是贯穿整个单元的养蚕活动的开始,需要为蚕宝宝的到来和后续的长期观察活动做好必要的准备。

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蚕卵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认识到静态的蚕卵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结合“幼虫和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的资料提示,提出“怎样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呢?”的问题,教师通过开展观察记录活动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自己对蚕的一生的相关认识。第二部分——探索,通过观察蚕卵、为蚕宝宝建造“家”、制定蚕的一生的观察计划、设计蚕的生长变化记录表等准备活动,学生能够对蚕的生命过程有整体认识。第三部分——研讨,“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这些问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整理在探索部分的所得,引导学生正确表述科学词汇“卵”“孵化”“观察计划”,提醒学生课后重点关注蚕卵的孵化,并督促学生做好饲养和观察工作。“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问题帮助学生梳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内容是知道蚕的一生的变化过程大致是怎样的,第二个内容是指导饲养小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是养蚕活动中很关键的问题。第四部分——拓展,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和样子。这部分是课堂学习的延续部分,需要课后完成,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学生分析】

学生平时见过不少动物,有些学生还养过蜗牛、金鱼等,他们对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但养过蚕的学生较少,所以学生通常对蚕宝宝充满兴趣,不过有些学生对经历饲养蚕宝宝的一生的过程还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记录的习惯和能力。

5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等。 2. 蚕的一生从卵开始,蚕卵里孕育着新生命。 3. 蚁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 4. 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用感官及工具观察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2. 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3. 能用收集资料或访谈的方法了解养蚕的相关知识。

4. 能制订切实可行的观察计划,并用于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1. 对研究蚕卵及养蚕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 对饲养的蚕表现出爱心及责任心,能细心照管蚁蚕。 3. 能在课后坚持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不断改进养蚕技术以适应自己的需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怎样观察记录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

难点:付出一份爱心,细心地进行养蚕活动并做好观察计划。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蚕卵、放大镜、尺子、养蚕用的纸盒、桑叶、莴笋叶。 教师准备:介绍养蚕方法的资料、观察计划表、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 猜谜导入:早上四只脚;中午两只脚;傍晚三只脚。(猜人生各阶段) (谜底:早上是婴儿期;中午是青少年时期;傍晚是老年时期) 2. 谈话:这是人的一生要经历的几个阶段,那动物的一生呢?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和提问的形式导入本单元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出示“蚕”的图片,通过研究蚕的一生来了解动物的一生。

53

4. 提问:你养过蚕吗?关于养蚕你知道什么?

5. 谈话:在一年级我们了解过蜗牛和鱼这两种动物,像蜗牛和鱼一样,蚕也是从卵开始生命历程的。蚕卵有生命吗?蚕卵是什么样子的?怎样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板书课题: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一年级认识的蜗牛和鱼等小动物引出本课主角“蚕卵”,同时通过询问是否养过蚕,来了解学生对蚕的已有认知。

二、探索

活动一 观察蚕卵的外部形态 1.明确活动要求。

(1)每组领取蚕卵后将其放在白色A4纸上进行观察。

(2)先用肉眼观察蚕卵颜色、形状、大小,组内交流描述蚕卵的形态特征。

(3)再使用放大镜和尺子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4)保护好蚕卵的安全,避免观察工具对蚕卵造成伤害。 (5)观察时间为5分钟。

2. 小组代表展示观察记录结果,教师板书记录。

3. 小结:蚕卵呈中间内凹的圆饼状,小米粒大小,宽1毫米,厚约0.5毫米。蚕卵的颜色有淡黄色、赤色、紫黑色,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

活动二 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

1.过渡:经过一段时间蚕宝宝会从蚕卵中破壳而出,这一过程叫做孵化。 2. 出示刚出壳小蚕的图片。介绍刚出壳的小蚕身体呈褐色,形似蚂蚁,所以叫做蚁蚕。

3. 提问:蚕卵在什么条件下有可能孵化出蚁蚕?我们要饲养一些蚕,应该做些什么?

54

4. 出示资料卡。

5. 明确活动要求。

(1)阅读资料卡,将蚕卵孵化所需要的条件用“—”画出来。 (2)小组研讨蚕宝宝的“家”需要的条件还有哪些。 (3)画出蚕宝宝“家”的简易设计图。 6. 学生汇报研讨结果并展示设计图。

7. 小结: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温度要适宜(25℃左右);不能太干燥,保证一定的湿度;在盒子上扎孔,有助于通风换气;蚕宝宝爱吃桑叶,不喝水,要拿洗净、晾干后的桑叶去喂它;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为迎接蚕宝宝出生做的准备。明确工作,为课后的准备工作建立基础。

活动三 设计观察计划

1. 谈话:如果有一天突然发现有一条蚁蚕诞生了,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呢? 预设问题:你有没有自己刚出生不久的照片?为什么爸爸妈妈要给出生不久的你照一张照片呢?你想拥有这样的照片吗?

2. 谈话:蚕宝宝一天天地长大,如何做才能真正了解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呢?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考长期观察和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3. 出示教科书中的观察计划表,启发学生思考重点观察什么,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记录。

4. 小组参考教科书中的范例,设计自己的观察计划表。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