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现象对养老问题的映射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17: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升高,两个不断升高说明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尖锐。面对着巨大的养老压力,独生子女的养老困难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主要困难

1、正常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困难

“4 - 2 - 1”三代共存的家庭人口结构被认为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典型结构。从人口学的角度考量,所谓的“4 - 2 - 1”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可以概括为独生子女代(第三代)1 人,独生子女父代(第二代)2 个人和祖父母代(第一代)4 个家庭人口所组成的家庭形式,他们不一定居住在一起,但在代际关系上形成了4 个老人、2 个中年人和1 个年轻人三代共存的“4 - 2 - 1”结构[5]。独生子女家庭的最典型特点是孩子的唯一性和单传性,孩子数量减少到了最少,独生子女既是家庭传宗接代的唯一,也是家庭子女老年供养的唯一,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成员已经被简化到了非常低的程度。所以,在研究独生子女家庭时,多数人总是把目光投向“4 - 2 - 1”结构中的最底层“1”。普遍认为,基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养老保障、服务、福利等条件,在现阶段和未来很长的时期内,家庭子女养老依然是中国老人最重要的养老方式,而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的唯一性,迫使独生子女要同时供养6个中老年长辈,独生子女父母将受到“上养老,下育小”的双重挤压,家庭内部老人供养支持的人力资源严重短缺[7]。其家庭养老供养前景令人深感忧虑,老年人赡养负担将会非常沉重,这将成为未来社会和家庭的突出矛盾之一。 2、空巢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困难

随着独生子女因求学、就业、结婚或其他原因而离开家庭,独生子女家庭会进入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只剩下父母两人单独居住,或夫妇中只有一人居住的阶段,这种家庭类型就是独生子女空巢家庭[8]。空巢阶段是核心家庭生命周期中特有的阶段,独生子女家庭是空巢家庭的高发群体。独生子女家庭的“空巢”引发的养老风险是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家庭空巢化的背景下,家庭养老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家庭养老的内容和形式出现了分离养老功能出现转移即从家庭转向社会,家庭养老支持力弱化、养老资源减少。 3、残缺家庭的养老风险

由于重大自然灾害、疾病、车祸、溺水等意外事故导致独生子女的伤残、死

[9]

[6]

亡等。残缺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困境和养老问题非常大

三、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困难养的应对措施

[10]

面对独生子女家庭如此艰巨的养老任务和如此大的养老困难和养老风险,家庭、社会和政府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查询资料抽样调查等方法深入研究,结合现有的国家养老政策,笔者认为对于独生子女养老问题的解决要遵循一个原则、抓住一个关键、实施三个措施,从观念领域到具体政策、从政府角度到个人角度全方面系统化的应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困难。

1、遵循“四老结合,两相协调”的原则。

笔者认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是一个涉及不同层次、因地不同因人而异的复杂系统。因此,解决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要从个人、家庭、社区到社会的结合,即做到自我养老、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的结合,从个人到社会、从微观到宏观的结合,根据不同家庭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养老形式。同时,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不仅仅需要物质上充足,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二者的互相联系,协调发展才能够使得老人们物质富足、精神和乐、社会和谐

2、抓住思想领域上的观念转变的关键。

长期以来,老年人认为子女赡养其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对于只有一个孩子的这一代独生子女父母来说,他们的养老保障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转变这种观念

[12]

[11]

。广大独生子女父母要有意识、主动地从思想上变“依靠子女”为“依靠

自己”,积极地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13]。这种“独立养老”的实质,就是要使老年人从主观上减少对子女的期待。因此,对于大部分独生子女父母来说,转变养老观念或许是解决养老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独生子女父母要树立一种“独立养老”的观念和意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生活提供有益的帮助

[14]

3、继续建立健全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政策支持体系:独生子女对家庭的养老,仅靠独生子女家庭成员难以保证独生子女父母老年的生活质量,必须寻求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15]

。目前,政府对于家庭养老已经实施一定的支持,但是支持力度

仍然偏低,因此,政府和社会有责任继续为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提供制度性经济、服务保障支持

[16]

。建立三位一体的新型养老保险体系:

(1)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支持

1)资金支持:由国家提供相应的资金保证,继续加大独生子女养老保险金的投入,加大对社会医疗、社会保险的投入等。

2)制度支持:面对养老问题,国家已制定一些制度措施,但是国家制定的政策应该向独生子女父母倾斜,使独生子女父母在国家制度的支持下安度晚年。 (2)社会支持:这一方式需要社会专业人员的配合,如社区工作者。同时需要社会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设施(完善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在养老问题上,社会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

(3)家庭成员支持:作为老人,要放松心态,多与同龄人交流,走出家门,参加一些社区活动 比如有的社区组织舞蹈队,有的社区有老年活动室,这些都是老人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17]

4、继续加大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帮扶力度。

城乡二元结构养老问题的不同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在城市,许多城市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养老制度,也建设了许多较完备的社会养老场所。许多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可以每月固定的领到独生子女补助和独生子女养老补助,还有很多的社区活动室等娱乐设施。鉴于这些已有成效的措施,面对农村的独生子女家庭,尤其是贫困、交通不便地区家庭养老的问题,根据许多人为了生计选择外出打工,许多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成了空巢老人的现象,政府可以在这些地区建立公益性质的养老院,或通过招商引资,在这些地区建设工厂,吸引外出打工的当地青年回到本地工作,可以近距离的照顾老人。

5、适当放宽独生子女政策。

笔者认为,解决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还应适当放宽独生子女成政策,减少独生子女比重。非独生子女人均负担减小,老人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可得到更好的赡养。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多数老人已有部分社会保障等维持生活的基本经济来源,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怀,儿女子孙的陪伴,这是潜在的需求。放宽独生子女政策是可持续的应对方法。

5、加大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帮扶力度。

城乡二元结构养老问题的不同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在城市,许多城市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养老制度,也建设了许多较完备的社会养老场所。许多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可以每月固定的领到独生子女补助和独生子女养老补助,还有很多的社区活动室等娱乐设施。但是对农村的独生子女家庭,尤其是贫困、交通不便地区家庭养老的难度还很大,由于许多人为了生计选择外出打工,许多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成了空巢老人,由于他们年龄的增大,生活不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可以在这些地区建立公益性质的养老院,或通过招商引资,在这些地区建设工厂,吸引外出打工的当地青年回到本地工作,可以近距离的照顾老人。 四、结语

在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的今天,独生子女虽然已成为普遍现象,但仍需清醒地认识到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面临的实际困难(老人生病、生活不能自理、“空巢”等)

[17]

。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要依赖家庭、社会和政策的共同努力,

老年人赡养应该是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上述多方共同努力,在人口日益老龄化和独生子女愈发普遍的时代,独生子女和老人的双方压力才可较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宋 健.中国的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户[J].人口研究.2005 .3.

[2]原新.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从人口学视角的分析[J].人口研究.2004.9. [3]百度百科http://baike.http://www.35331.cn//view/3031142.htm

[4]徐俊、风笑天.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5. [5]贾志梅.浅析独生子女的社会问题及解决对策[J].专题研究.

[6]梁爱玉 张苹.完善独生子女家庭公共服务政策的思考[J].中国人口报.2012 .9.3 [7]风笑天.独生子女一一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1992. [8]李棉管.独生子女研究三十年:时代话语与框架变迁[J].青年研究.2008.9. [9]王欢,张雪.养老问题及新型养老模式的探索[J].社会传承. 2011.8.

[10]陈雯.“四一二”家庭结构假设与家庭养老压力事实[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5.

[11]伊艳芳,孟庆民.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探讨[J].长白学刊.2012.2.

[12]风笑天.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念的重要转变[J].河北学刊.2006.5.

[13]风笑天. 共处与分离: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形式调查[J]. 人口与经济.1993.02. [14]吴佩芬.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我国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困境及破解[J]. 社会工作.2012.09.

[15]周丽丽.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障概述[J]. 科技创业月刊.2012.03.

[16]于长永,乐章. 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风险及其规避[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02.

[17]乐章,陈璇,风笑天. 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J].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