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下高中英语教材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9 5:27: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下高中英语教材分析

作者:赖小燕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8年第01期

【摘要】学习英语最终目的是与世界各国的人交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层次水平直接影响交流效果。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高中英语教材对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和本土文化以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高中英语教材

【作者简介】冯志桃,谢燕红,赖小燕,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院。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什么是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在1996年第一次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个概念。Hymes认为交际能力其实就是一个人通过言语和非言语得体、恰当地在限定的时间和场所、语言环境与一个人或者一个社会团体有效地进行交流。著名语言学者B.D.Ruben(1976:334-354)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人与他人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为了实现他的性格、目标在交流的过程中表现的一种特殊能力”。因此,Hymes对跨文化的定义,概括为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文化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是这样定义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胡文仲,1999:28)。牛新生(2002)在总结国内外关于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分类,提出了更为全面的文化分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社会文化、观念文化。 北师大版教材每一教学单元一个主题,五册共有十五个主题,并按照模块顺序编排为十五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不同文化的呈现。

根据Braj Kachu(1985)三圈理论,将教材呈现的文化不同的国家也划分为三圈理论(见表1):

表2至表7可见:教材比较注重内圈国家文化的输入,总共有35篇,约占总共68篇的50%。特别是英国文化18篇,占内圈国家文化的50%。教材也有意识凸显我国文化,有23篇,约占总篇数的33%,占整个扩展圈国家文化的73%。

教学中,应注重:精神文化、观念文化、行为文化、社会文化、物质文化。

关于教材在文化类型的设置上,过重于强调社会文化,不重视行为文化。忽视了视跨文化交际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这个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