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练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07: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诗歌鉴赏练习

诗歌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山东省淄博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一摸)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本诗中的疑急表现了小童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分析。 (2本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2.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各题(2008江苏教育学院附中高三语文期中联考)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清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白朴这首小令的众多意象中:一点飞鸿影下显得比较独特,请分析这一句在曲子的画面营造与组合中起什么作用。 (2)《天净沙·秋》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作品内容作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山东省烟台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蝶恋花·密州上元 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写作本词时,刚调任密州,年仅四十。密州不比杭州,贫穷粗陋,连年蝗灾,民不聊生。

(1)词的上阕专写钱塘上元,有什么作用?试作分析。

(2)下阕中山城的寂寞更是人的寂寞,寂寞中抒发了情感,试作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全国大联考2008届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1)这首诗的题目为江村即事,诗中写了哪些事?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山东省潍坊市2007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出

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有人说,诗的第二句中的冲字与第四句中的缺字用得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事,请结合全诗分析塑造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通州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这是一首词,青玉案是 ,元夕是 。

(2词人苦苦追寻的女子有着怎样的性格?简要分析词中用什么艺术手法来塑造她的形象的。

(3)梁启超评论这首词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结合词说说你的理解。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山东省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期中考试) 贫

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俭梳妆:俭通险,怪异的意思;险梳妆,就是奇形怪状的打扮。斗画长:画出长长的眉毛去同别人争妍斗丽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手法。 (1)清人沈德潜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写照(《唐诗别裁》第十六),请结合具体语句简析本诗是怎样刻画贫寒士人形象的。

(2)这首诗有怎样的艺术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陕西省宝鸡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1)此诗颔联是写景佳句,写景很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 (2)诗的尾联提到了芭蕉雨、枕上闻,这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意境?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山东省临沂市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次潘别驾韵 汪莘

野店溪桥柳色新,千愁万恨为何人。 殷勤织就黄金缕,带雨笼烟过一春。

(1)有人说这首咏物寄情诗的抒情不滞不露,是一首文情并茂的佳作。请结合所咏之物分析所抒发的情感。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结合有关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10.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江苏省如东、启东2008届高三期中联合测试)

闻鹊喜 吴山观涛 周密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注:鳌:海里的神龟。

阅读上阕,说说是怎样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下阕中词人选择了一些典型的景物,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景后,写了隔江闻夜笛一句,说说这句在词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山东省威海市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考试卷) 忆秦城

咏桐 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注:本词作于南渡之后。

(1)你认为这首词直接写情怀的是哪一句?请简析该句在词中的作用。 (2)叠句梧桐落有怎样的表现力?请谈谈你的理解。 12.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福建省福州三中2007—2008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

小 园 【清】 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1)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1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江苏省台州市实验中学2008高三第二次月考) [双调]殿前欢 对菊自叹 张养浩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1)这首曲中花依旧,人比黄花瘦是借用了 朝词人

《醉花阴》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

(2)这首曲分几层表达了内心的情感,请对此作具体分析。 1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江苏省启东市2008届高三阶段调研测试) 罗敷歌 贺铸

自怜楚客悲秋思,难写丝桐。目断书鸿,平淡江山落照中。谁家水调声声怨,黄叶西风。罨画桥东,十二玉楼空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