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方向与路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5 10:51: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方向与路线

【教学内容】

方向与路线——认识路线图 【教学目标】 1.经历读公交车路线图、用语言描述行走路线的过程。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3.体会线路图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线路图在表示和交通路线中的直观性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 1.分别提出:到比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师:同学们,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要分别讨论不同外出办事,你知道到比较远的地方去,有哪较远的地方去,有哪些出的出行方式,调动学些出行方式吗?或者说有哪些交通工具呢? 行方式?在一个城市内生的已有经验,激发外出办事有哪些出行方参与交流的兴趣,体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方式。 ●骑自行车,坐长途汽车、坐火车、乘式?给学生充分交流不会生活中处处有数飞机等等。 同交通方式的机会。 学。 师:如果在一个城市内外出办事,有哪些出行方式呢? 学生会说出以下方式: ●坐公交车、坐出租车、开自己家的车、骑自行车、步行等等。 2.教师进行简单总在充分交流的师:同学们说得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结,并提出今天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根据路途的远近和办事的需要,会选择合适问题。 问题,使学生体验问的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今天,我们就专门题产生的背景。 研究一下乘坐公交车的问题。 板书:乘坐公交车 3.提出“乘坐公交结合教学内容师:谁来说一说乘坐公交车出行要注意车”出行要注意什么问进行遵守社会公德的问题? 1 / 6

题,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教育,并引出下面的想法的机会,教师鼓励学讨论活动。 生遵守社会规范等做文明小乘客。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说法。 ●要知道乘几路车。 ●要知道在哪儿上车,在哪一站下车。 ●要遵守乘车规定,前门上,后门下。 ●乘坐公共汽车要买票。 ●要照顾老人和怀孕的人 ……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乘坐公交车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同学们说到遵守乘车规定,要照顾老人和怀孕的人等,说的太好啦!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争做优秀小公民和文明的小乘客。 板书:做优秀小公民,文明小乘客 二、认识线路图 1.让学生说一说怎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怎样知道乘几路由现实的乘车车,在哪儿上车,在哪儿下车呢? 学生可能会说: ●问一问家中的人或经常乘车的人。 ●到站牌上看一看,哪一路车经过要去的地方,在哪儿下车…… 第二种方法学生说不出,教师介绍。 师:在一些大城市,一般都有若干路公交车,每一路公交车的行车路线,都是固定的。为了方便人们出行,公交公司一般都把行车线路呈现在各站点的车牌上,有时还会把有交叉的几路车同时绘制在一张线路图上。请看下面某城市1路和5路公共汽车的行车线路图。 课件呈现课本线路图。 样知道乘几路车,在哪儿需要引出线路图,使乘车,在哪儿下车。结合学生体会数学学习学生的交流,教师简单介的意义。 绍线路图的设计,并出示课本的线路图。 2.让学生观察线路学生交流图上师:观察这个线路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图,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信息的过程就是读什么? 和机会交流从图中了解线路图,认识线路图 2 / 6

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如, 到的信息。 的活动。 ●蓝色的线是1路汽车的行车路线,红色的线是5路汽车的行车路线。 ●1路汽车从火车站到文化宫,也可以说从文化宫到火车站。 ●5路汽车从火车站到体育馆,也可以说从体育馆到火车站。 ●1路和5路汽车都在商场和长途汽车站停车。 ●从火车站乘1路车去文化宫,先向东走2站,再向北走2站,然后向西4站到游泳馆,从游泳馆向西南走2站就到始发站文化宫。 ……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的时间。 3.提出告诉张大爷针对具体问题师:从线路图中,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从汽车站去火车站的问的路线设计,是学生的事情,现在,我们帮张大爷解决一个问题:题,给学生独立观察、思进一步认识线路图,张大爷从郊区乘长途汽车到这个城市,要从考的时间。 应用线路图的过程。 汽车站赶往火车站乘坐火车,请你告诉他应该怎样乘车?先自己看一看,想一想。 给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的时间。 4.交流学生制定的在交流乘车路师:谁愿意把你设计的路线,告诉张大乘车路线,指导学生有条线的活动中,使学生爷?要告诉张大爷车的行驶方向和经过几理地、清楚地表达。 获得成功的体验,感站。 受线路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生1:从长途汽车站乘1路公交车向北走2站到邮局,再从邮局向西走2站就是火车站。 生2:从长途汽车站乘5路公交车,先向西走1站到商场,再从商场向北走经过纸箱厂就到火车站,一共走3站。 5.鼓励学生对张大通过提建议,进师:关于张大爷从长途汽车站到火车站爷乘车提出好的建议,让一步丰富学生的生的乘车路线,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活经验,提高解决实 3 / 6

学生可能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