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 (3)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2:35: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指的是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心电图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简称ECG)。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为了获得质量合格的心电图,除了心电图机性能必须合格以外,还要求环境符合条件,受检者的配合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对环境的要求 1. 2. 3. 4.

室内要求保持温暖(不低于18℃)。

使用交流电源的心电图机必须接可靠的专用地线(接地电阻应低于0.5Ω)。 心电图机的位置应使其电源线尽可能远离诊察床和导联电缆。

诊察的宽度不应窄于80㎝,以免肢体紧张而引起肌电干扰,如果诊察床的一侧靠墙,则必须定墙内无电线穿。

准备工作

1. 对接受心电图检查者,必须事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

2. 心电图受检者应经充分休息,解开上衣,暴露前胸及手脚腕皮肤。在描记心

电图时要放松肢体,保持平静呼吸。 皮肤处理和电极安置

1. 如果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有污垢或毛发过多,则应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 2. 应该用电膏(剂型分为:糊剂、霜剂和溶液等)涂擦放置电极处的皮肤,而

不应该只把导电膏涂在电极上。

3. 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准确安放常规12导联心电图电极(附图)。必要

时应加作其它胸壁导联,女性乳房下垂者应托起乳房,将V3、V4、V5 电极安放在乳房下缘胸壁上,而不应该安置在乳房上。

4. 描记V7、V8、V9导联心电图时,必须仰卧位,而不应该在侧卧位时描记心电

图,因此背部的电极最好扁的吸杯电极,或临时贴一次性心电监护电极并上连接导线代替。 描记心电图

1. 心电图机的性能必须符合标准。若使用热笔式的记录纸,其热敏感性和储存

性应符合标准。单通道记录纸的可记录范围不窄于40mm。心电图记录为印有间距1mm的纵横细线的小方格;其横向距离代表时间,一般记录纸速为每秒25mm,故每小格为0.04秒,纵向距离代表电压。常规投照标准电压1mV=10mm(图10)特殊需要时纸速可调至每秒50、100或200mm。电压1mV=20或5mm。

2. 无自动描记1mV定标方波的热笔式心电图机,在记录心电图之前必须先描记

方波(“打标准”),以便观察心电图机的各导联同步性、灵敏度、阻尼和热笔温度是否适当,必要时可按心电图使用说明加以调整,以后每次变换增

3. 4.

5. 6. 7.

8.

益后都要再描记一次定标方波。方波勿过宽(约0.16s),尽可能与P、QRS、T波不重叠。

按照心电图机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常规心电图应包括肢体的Ⅰ、Ⅱ、Ⅲ、aVR、aVL和胸前导联的V1-V6共12个导联。

疑有或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首次作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必须加作V7、V8、V9 ,并在胸壁各导联部位用色笔、龙胆紫或反射治疗标记用的皮肤墨水作上标记,使电极定位准确以便以后动态比较。

疑有右位心或右心梗塞者,应加作V2R、V3R、V4R导联。

不论使用哪一种拉拉拉机型的心电图机,为了减少心电图波形失真,应该尽量不使用交流电滤波或“肌滤波”。

用手动方式记录心电图时,每次切换导联后,必须等到基线稳定后再启动记录纸,每个导联记录的长度不应少于3~4个完整的心动周期(即需记录4~5个QRS综合波)。

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作出处理:①如果发现某个胸壁导联有无法解释的异常T或U波时,则应检查相应的胸壁电极是否松动脱落,若该电极固定良好而部位恰好在心尖搏动最强处,则可重新处理该处皮肤或更换质量较好的电极,若仍无效。则可试将电极的位置稍微偏移一些,此时若波形变为完全正常,则可认为这种异常的T波或U波是由于心脏冲撞胸壁,使电极的极化电位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伪差。②如果发现Ⅲ和/或aVF导联的Q波较深,则应在深呼气后屏住气时,立即重复描记这些导联的心电图。若此时Q波明显变浅或消失,则可考虑横膈抬高所致,反之若Q波仍较深而宽,则不能除外下壁心肌梗塞。③如发现心率>60bpm而PR>0.22s者,则应取坐位时再记录几个肢体导联心电图,以便确定是否有房室阻滞。

胸导联连接示意图V1导联:正极放在第四肋间胸骨旁右缘。V2导联:正极放在第四肋间胸骨旁左缘。V3导联:正极放在V2~V4导联连线中点。V4导联:正极放在第五肋间与锁骨中线交点上。V5导联:正极放在腋前线与V4导联水平线的交点上。V6导联:正极放在腋中线与V4导联水平线的交点上。附加导联:V3R-V6R分别接右胸与V3-V6导联对称部位。V7-V9导联电极分别接腋后线、肩胛线、脊柱旁线与V4同一水平线上。

心电图机的维护

每天作完心电图后必须洗净电极。导联电缆的芯线或屏蔽层容易损坏,尤其是靠近两端的插头处,使用时切忌用力牵拉或扭转,收藏时应盘成直径较大的圆盘,或悬挂放置,避免扭转或锐角折叠。交直流两用的心电图机,应按说明书的要求定期充电,以利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心电图主机应避免高温、日晒、受潮、尘土或撞击,用布盖好防尘罩。由医疗仪器维修部门定期检测心电图机的性能。热笔记录式心电图,应根据记录纸的热敏感性和走纸速度而调整热笔的压力和温度。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

(1)P波: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振幅不超过0.25

毫伏。P波方向在Ⅰ、Ⅱ、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在Ⅲ、aVL、V1-3导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

(2)PR间期:即由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间。一般成人P-R间期为0.12~0.20秒。P-R间期随心率与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或心率越慢,其PR间期越长。

(3)QRS波群:代表两心室除极和最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①QRS波群时间:正常成人为0.06~0.10秒,儿童为0.04~0.08秒。V1、V2导联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3秒,V5、V6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5秒。 ②QRS波群振幅: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L导联R波不超过1.2毫伏,aVF导联R波不超过2.0毫伏。aVR导联R波不应超过0 .5毫伏,如果六个肢体导联每个QRS波群电压(R+S或Q+R的算术和)均小于0.5毫伏或每个心前导联QRS电压的算术和均不超过1.0毫伏称为低电压。 心前导联:V1、V2导联呈rS型、R/S<1,RV1一般不超过1.0毫伏。V5、V6导联主波向上,呈qR、qRS、Rs或R型,R波不超过2.5毫伏,R/S>1。在V3导联,R波同S波的振幅大致相等。正常人,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 (4)Q波:除aVR导联可呈QS或Qr型外,其他导联Q波的振幅不得超过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秒,而且无切迹。正常V1、V2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呈QS 波型。超过正常范围的Q波称为异常Q波。

(5)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J点)至T波起点的一段水平线称为S-T段。正常任一导联S-T向下偏移都不应超过0.05 毫伏。正常S-T段向上偏移,在肢体导联及心前导联V4—不应超过0.1毫伏,心前导联V1—3不超过0.3毫伏。 (6)T波:T波钝圆,占时较长,从基线开始缓慢上升,然后较快下降,形成前肢较长、后肢较短的波形。T波方向常和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在Ⅰ、Ⅱ、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其他导联可直立、双向或倒置。如果V1直立,V3不能倒置。在以R波为主导联中,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心前导联的T波可高达1.2~1.5毫伏。

(7)Q-T间期:Q-T间期同心率有密切关系。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一般心率70次/分左右时,Q-T间期约为0.40秒。可查表。凡Q-T间期超过正常最高值0.03秒以上者称显著延长,不到0.03秒者称轻度延长。 (8)U波:振幅很小,在心前导联特别是V3较清楚,可高达0.2~0.3毫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