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专题集训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3:17: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十一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专题集训

(时间:60分钟 分数:60分)

1.导学号 8720214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为何流泪可以释放压力,让人身心轻松?① 。人体活动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白天活动或人体紧张时,“交感神经”活跃,于是脉搏加快、血压上升,人体集中力也随之提高;睡眠或人体放松情况下,② 。当我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大、因忙碌而睡眠不足时,③

,心理压力得不到宣泄,整个人自然会感到紧张不安。

解析:①处前有疑问词“为何”,后文介绍了支配人体活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根据两种支配形式来判断,应该是填入与“副交感神经”活动有关的内容;②处是和前面“交感神经”活动形成对比而得出的结论;③处前面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大、因忙碌而睡眠不足”是人体紧张的表现,是“交感神经”活跃的表现。

答案:①这与流泪时人体“副交感神经活跃”密切相关 ②“副交感神经”则处于活跃状态 ③“交感神经”就会长期处于活跃状态

2.导学号 8720214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名由实美,古往今来,莫不如此。① ,由李冰父子想到都江堰,由韩愈想到潮州的韩江韩山,由白居易想到白堤。再看当代,由焦裕禄想到兰考,由孔繁森想到阿里,由杨善洲想到大亮山,由沈浩想到小岗村。其人已与为之奋斗的事业交融在一起。或许,② ,然而,在“建立自我、追求忘我”的过程中,他们的名,早已口口相传,③ ,镌刻进历史。名由实美,这名终归是由人民群众给予的,也只有人民群众的认可才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解析:通过阅读可知整段话话题为“名由实美”。根据①前面的“古往今来”和①后面的“李冰父子”“韩愈”等可知该空应填“回望历史”一类的意思;根据②前面的“或许”,后面的“然而”可知此处应填“当初他们并没有想到留名”;③处可根据前后的“他们的名,早已口口相传”“镌刻进历史”得知该处应填“深深地印在人民心上”。

答案:①回望历史 ②当初他们并没有想到留名 ③深深地印在人民心上

3.导学号 8720214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① ?有时候是有一点的,但很快就被蛙声填满了;蛙声退场,寂寞降临,但很快又被及时到来的鸟声填满了;后来,更多的蛙声和鸟声同时降临了,超额填补了这并不严重的寂寞。雨填补云的寂寞,虹填补天空的寂寞,泉填补山的寂寞,鱼填补河的寂寞,燕子填补屋檐的寂寞,② ,雄鸡扯开嗓子填补黎明的寂寞。于今看来,乡村的那点古老寂寞,只是上苍自己给自己布置的作业:为时光留些空白,然后,③

。 解析:根据第一句的内容以及“于今看来,乡村的那点古老寂寞”,作为本句的总领句,补句必须由“乡村”“寂寞”构成。②处是一个仿写的内容,要注意句式、修辞或用语等的判断,须合乎事理。③为结句,须有“填满”或“填补”及“自然风物”等词语构成。

答案:①乡村寂寞吗(地点:乡村;叙议内容:寂寞) ②秧苗填补水田的寂寞/狗吠填补夜晚的寂寞/炊烟填补屋瓦的寂寞……(乡村物象+相关事物) ③用天籁、自然风物去一一填满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

思维过程有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如同数学上的公理一样,虽然难以证明,但却是人类长期思维实践的正确反映,这就是“逻辑规律”。① 。“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和命题必须始终保持同一,不能中途偷换概念,改变话题。“矛盾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针对同一个对象,

② ,肯定一个,就必须否定另一个,不能两个都肯定。正如奥运会比赛,在同一个项目上,一个人

③ ,又没有获得金牌。“排中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是假的。比如不能说“这只羊不是动物”这句话是假的,又说“这只羊是动物”这句话也是假的。

解析:根据下文分别对“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解释,第一句应是总说句。应该根据这个切入点来填①处。②处应该是“肯定一个,就必须否定另一个,不能两个都肯定”的同义内容,要注意术语的运用。③处也是对“肯定一个,就必须否定另一个,不能两个都肯定”说法的形象化的解释。

答案:①逻辑规律主要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②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都是真的 ③不能既获得了金牌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美国有一种蝉,每17年才叫一次,像① 。这种蝉为什么选择在地下生活那么多年?原来,周期蝉最早出现在大约180万年前,那个时候北美正处于冰河期,气候极不稳定,经常会遇到冷夏。② ,假如它们出土后正好遇到低温,就死定了。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假如在1 500年的时间里每50年出现一次冷夏,那么7年蝉的成活率是7%,11年蝉的成活率是51%,

17年蝉则是96%。显然,③ 。

解析:由“每17年才叫一次”“周期蝉”确定这种叫声的规律性,确定①处填“钟表一样准确”类似的词语;由“它们出土后正好遇到低温,就死定了”,确定②处填“成年蝉需要很高的气温”;根据“蝉”的“成活率”自然总结出结论“周期越长,成活率就越高”。 答案:①钟表一样准确 ②成年蝉需要很高的气温(围绕“高气温”即可) ③周期越长,成活率就越高

6.导学号 8720214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我走进纪念馆时,尽管早有精神准备,但① 。这座长达56米的纪念馆,两端凸起,中间凹下,中部高高地矗立着一根旗杆,旗杆的下端直接插在沉睡于海底的“亚利桑那”号的主桅杆上,美国国旗每天在旗杆上飘扬。显然,纪念馆的设计饱含深意,既寓意着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在对日作战中的正义地位,又表达了② 。最令人肃然起敬的,还是在白色大理石墙面上镌刻的所有阵亡于日军炮灰之下的美军官兵的姓名。他们虽已在海水中沉睡了70多年,但他们的灵魂却无时不在诅咒日军的残暴,③ 。

【注】①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的美军基地,用350余架战机对珍珠港狂轰滥炸,瞬间便使美军伤亡3 500余人,损失18艘大型军舰和近200架战机。“亚利桑那”号是损失最为惨重的战舰,共有1 177名美军官兵殒命。缘于此,战后在筹备建立纪念馆时,便决定在“亚利桑那”号战舰沉没的水面上建馆,以凸显特殊的纪念意义。

2

解析:由“尽管……但……”表示转折的关系可推知,①处应填写意料之外的感受,由下文描述的内容可概括出“震撼”一类的词语;“既……又……”概括了纪念馆的设计深意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国家角度看是正义,那另一方面呢?自然就是对阵亡的将士的悼念;③处,陈述的对象是英灵,由诅咒“残暴”,推想到应是祈望和平。

答案:①还是受到深深的震撼 ②对阵亡者的沉痛哀思 ③呼唤永久的和平

7.导学号 8720214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从取向上说,① ,“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馏”,② 。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重要途径,就是在把书“读薄”的同时,把书“读厚”。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③

。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

解析:由上文“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和下文“‘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可知,①处应模仿下文,从“‘读薄’偏重于求深度”的角度概括;同样的道理,②处可根据具体语境,要根据对“读厚”在“宽度”的理解,如拓展、杂糅等作答;由下文“循环往复”可得出③处应从“薄”与“厚”的相互转化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①“读薄”偏重于求深度 ②“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③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据美国硅谷人士说,现金即将过时,在不太遥远的未来,① 。与使用纸币或信用卡相比,手机支付都将更快、更智能化,也更安全。② :③ ,它要求人们的手机上安装一块特殊芯片,付款时用手机读取信用卡数据;另一条途径是“史克威尔支付”APP,与“谷歌钱包”不同,它与苹果手机和一系列安卓模式手机兼容,付款时不用把手机从兜里掏出看,商家只要用接受付款的智能产品就能将钱从顾客的信用卡中划走。

解析:①处结合上文“现金即将过时”和下文的语境,可判断出此处应填“用手机来支付一切费用”之类的内容;②处结合后文“另一条途径”,可判断出此处应填“手机支付主要有两条途径”之类的词语;③处结合上下文,可知,此处应填“一条途径是‘谷歌钱包’”之类的语句。

答案:①我们将用手机来支付一切费用 ②手机支付主要有两条途径 ③一条途径是“谷歌钱包”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植物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每个植物都具有全能性,整个植物体就是个松散的联合体,不像动物那样① 。所以,即使植物失去了大多数组织后,

② ,所谓“枯木逢春”就是这个道理。理论上,只要有一个植物细胞存活,③ ,但这对环境条件要求非常高,必须让这个细胞在试管里慢慢分裂,直到可以分化出根茎叶。

解析:①根据“不像动物那样”,应与上文形成对比关系;②联系下文“枯木逢春”的比喻和“即使植物失去了大多数组织后”,点明再生的可能性;③既要联系上文“只要有……”,也要联系下文“让这个细胞在试管里慢慢分裂,直到……”,才可合理表述。注意字数限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