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农药中毒的原因以及症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4:23: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蜜蜂农药中毒的原因以及症状

蜜蜂农药中毒又称化学中毒,是养蜂生产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药的品种和使用范围日益扩大,蜜蜂农药中毒的情况愈加严重。不少农药,特别是杀虫剂对蜜蜂有不同程度的毒杀作用,它可以使大量为农作物、果树、林木等传花授粉和采蜜的蜜蜂中毒死亡。据39蜂疗网调查,美国每年有将近50万群蜜蜂死于农药中毒,约占蜂群总数的10%。在我国,蜜蜂农药中毒也较严重,尤其是棉花和部分油菜种植区,由于喷洒农药造成蜜蜂中毒死亡,损失很大。轻者,由于大批采集蜂死亡,群势下降,影响采集,造成蜂蜜减产或绝产;重者,除采集蜂死亡外,巢内幼蜂和幼虫大量死亡,造成全群甚至全场覆没。

(一)原因

农药不仅可以直接杀死蜜蜂,而且还可以间接污染花蜜、花粉和水源等,由于蜜蜂吸食和触及了农药而引起中毒死亡。蜜蜂在刚喷洒过农药的植物上采集花蜜和花粉;在喷洒过农药不久的花上和叶片真吮吸露水;在飞行途中遇到喷洒农药,经由气孔或呼吸系统作用于体内而引起中毒。根据不同农药对蜜蜂毒性的强弱,可大体分为高度毒性、中等毒性和低度毒性3类。

1.高度毒性农药

包括有机氯杀虫剂,如狄氏剂、艾氏剂、七氯;有机磷杀虫剂,如谷硫磷、毒杀蜱、二嗪农、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等,以及砷制剂砷酸钙、砷酸铅、巴黎绿等。以上这些农药应禁止在各种农作物开花期使用。

2.中等毒性农药

包括有机氯农药氯丹、异狄氏剂;有机磷杀虫剂三硫磷、内吸磷、乙拌磷、甲基内吸磷、甲拌磷等。这些农药,不宜在蜜蜂采集时施用,但可在早晚喷洒。

3.低度毒性农药

包括有机氯杀虫剂毒杀芬;有机磷杀虫剂敌百虫、八甲磷、灭蚜松、乙硫磷;植物性杀虫剂丙烯菊酯、除虫菊配、烟碱、鱼藤铜;杀螨剂氯杀螨、乙酯杀螨醇、开乐散、消螨酚、除螨酯、杀螨酯和三氯杀螨碸。这些农药可以在作物开花期使用,但应避免与蜜蜂直接接触。

(二)症状

蜂群发生农药中毒后,通常有如下症状出现: 第一,蜂场突然出现蜜蜂大量死亡,死蜂多为采集蜂,强群死蜂数量大,弱群死蜂数量很少,交尾群几乎无死蜂。中毒蜜蜂性情暴烈,常追逐人畜,中毒严重的蜂群,甚至在1—2天内全部死亡。

第二,农药中毒的蜜蜂,不少死于采集地或回巢途中,大多是在飞回蜂箱后死亡。中毒蜜蜂蜜囊里饱含花蜜或后足花粉篮内携带有花粉团。

第三,巢门前有大量的中毒蜜蜂在地面上翻滚、打转。死蜂两翅张开,腹部勾曲,吻伸出。拉取肠道,可见中肠缩至3—4毫米,环纹消失。

第四,开箱检查时,可发现箱底有很多死蜂。提起巢脾,工蜂纷纷坠落箱底,无力附脾。能继续爬在巢脾上的蜜蜂因疲弱无力而不断向下滑动,不能飞翔。蜂体和巢脾由于粘着蜜蜂吐出的蜜而显得潮湿。

第五,严重中毒的蜂群,幼虫也会中毒死亡,有时出现“跳子”现象,有的幼虫已落入箱底。如在蜂群内加入了被剧毒农药污染的蜜脾或巢脾,蜂群内不但出现“跳子”现象,而且蜜蜂还会离开巢脾,爬出巢门,在箱底或地面上结团,有时飞到离蜂箱很近的树上结团,蜂王也随之飞出蜂箱,称为蜂群飞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