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3:40: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四、 判断题: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在其题干后的括号内打\正。(每题2分,判断正误1分,改正1分,共10分)

1、前角增加,切削刃锋利,切削变形增大,因此切削力将增大,即前角对切削力的影响甚大,但受刀刃强度的制约,前角不能太小。--------------------------------------------------------------------------------[ 1]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前角、后角的改变对切削加工的影响。 答:

在主剖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为前角。适当增加前角,则主切削刃锋利,切屑变形小,切削轻快,减小切削力和切削热。但前角过大,切削刃变弱,散热条件和受力状态变差,将使刀具磨损加快,耐用度降低,甚至崩刀或损坏。

在主剖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基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后角。后角用以减少刀具主后刀面与零件过度表面间的摩擦和主后刀面的磨损,配合前角调整切削刃的锋利程度与强度;直接影响加工表面质量和刀具耐用度。后角大,摩擦力小,切削刃锋利。但后角过大,将使切削刃变弱,散热条件变差,加速刀具磨损。

2、什么是主运动?什么是进给运动?各自有何特点? 答:

使零件与刀具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进行切削的最基本运动称为主运动。主运动的速度最高,所消耗的功率最大。在切削运动中,主运动只有一个。它可由零件完成,也可以由刀具完成,可以是旋转运动,也可以是直线运动。

不断地把被切削层投入切削,以逐渐切削出整个零件表面的运动,称为进给运动。进给运动一般速度较低,消耗的功率较少,可有一个或多个运动组成。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歇的。

3、简述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热的来源,为减小切削热、降低切削温度,通常可采取哪些撒施? 答: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切削热的来源有以下三方面:

(1)加工表面和已加工表面所发生的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产生的热量; (2)切屑与刀前面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3)工件与刀具后面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 为减小切削热、降低切削温度,可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刀具材料及角度,以减小切削热量及利于散热;

(2)应用冷却润滑液带走切削过程产生的热量,使切削温度降低;同时冷却润滑液还能有效减小刀具与工件的摩擦,减小切削热量。

4、简述积屑瘤的成因及其对加工过程的影响。 答:

当切屑沿前刀面流出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切屑与前刀面接触的表层产生强烈的摩擦甚至黏接,使该表层变形层流速减慢,使切削内部靠近表层的各层间流速不同,形成滞留层,导致切屑层内层处产生平行于黏接表面的切应力。当该切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时,底层金属被剪断而黏接在前刀面上,形成积屑瘤。

积屑瘤由于经过了强烈的塑性变形而强化,因而可以代替切削刃进行切削,它有保护切削刃和增大实际工作前角的作用,使切削轻快,可减少切削力和切削变形,粗加工时产生积屑瘤有一定好处。但是积屑瘤的顶端伸出切削刃之外,它时现时消,时大时小,这就使切削层的公称厚度发生变化,引起振动,降低了加工精度。此外,有一些积屑瘤碎片黏接在零件已加工表面上,使表面变得粗糙。因此在精加工时,应当避免产生积屑瘤。

5、夹具的基本组成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答:

(1)定位元件。指在夹具中用来确定零件加工位置的元件。与定位元件相接触的零件表面称为定位表面。

(2)加紧元件。用于保证零件定位后的正确位置,使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自重或受到切削力或振动等外力作用时避免产生位移。

(3)导向元件。用于保证刀具进入正确加工位置的夹具元件。

(4)夹具体。用于连接夹具上各元件及装置,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基础件,并通过它与机床相关部位连接,以确定夹具相对于机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