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学计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10:24: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学进度表

(一)、认识图形(二)(4课时)第一周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8课时)第二周至第四周 例1 …………………………………………………4课时左右 例2……………………………………………………7课时左右 例3……………………………………………………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 (三)、图形的拼组(4课时)第五周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5课时)第五周至第七周

数数 数的组成…………………………………………4课时左右 读数 写数………………………………………………4课时左右 数的顺序 比较大………………………………………5课时左右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左右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第八周

认识人民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3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0课时)第九周至第十三周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6课时左右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8课时左右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4课时左右 (七)、认识时间(6课时)第十四周

小小店…………………………………………………1课时 (八)、找规律(6课时)第十五周 (九)、统计(6课时)第十六周

(十)、总复习(10课时)第十六周至第十八周

第 1 页 共 98 页

第一单元:单元教案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盒子,杯子等立体图形;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

第一课时 认识图形(二)

课题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二)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2-3页。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教学目标 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第 2 页 共 98 页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 观察法、操作法 教 学 流 程 教学环节 教师导学 学生探究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 一、创设情境 搭一搭,画一画。出示情境图, 学生分组活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好吗?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一搭,搭好互相说一说自己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二、教学互动 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学生画一画。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 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 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学生自己动手动。 全班交流,每组汇报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操作,得出结论。 展学生的空间 学生汇报。 观念,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 3 页 共 9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