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省老区会议交流材料4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3 22:33: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力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2007年以来,我县认真总结经验,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省委、省政府对革命老区实施扶贫开发的政策机遇,进一步深化对县情的认识,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林产、矿电产业和特色农业,实施村村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以及农田水利工程,使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牢固树立?老区?优先思想,加大投入,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推进山区综合开发,突出抓好基地建设,坚持抓龙头带产业、抓典型带全面,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全力推进林产业基地、烤烟基地、生猪养殖基地,狠抓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品种改良、样板示范等科技兴农措施的落实,做强畜牧产业,高标准发展现代烤烟农业,做大茶叶、蚕桑、甘蔗、热区水果等优势农特产业。

(四)加强管理,强化监督,确保项目资金安全运行。为使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革命老区开发建设项目建设资金坚决按照《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云政发“2004”123号)要求执行,建立健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机制。工程资金的投入坚持以政府补助为辅,群众投工献料、社会捐资、整合部门资金入为主的建设方式,充分动员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使有限资金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对项目资金实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专户专帐管理、封闭运行,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县、乡(镇)项目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工程进度,及时拨付建设资金,严格审查支付情况,做好项目资

6

金的报账回补,确保工程正常进行。二是建立完善项目廉政承诺制度和项目建设责任承诺制度及项目建设贫困群众廉政评议员制度。项目启动前,项目实施乡签定革命老区开发建设项目廉政建设承诺书和革命老区开发项目建设责任承诺书,在实施村由群众推选出5—10名贫困群作为项目建设的廉政评议员,专门对在项目实施的中在资金的使用、项目进展、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监督评议,定期、不定期召开群众会,对资金的使用、项目进展、工程建设质量进行评议,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项目资金的使用合理和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三是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示,自接受群众监督,确保项目资金全部投入使用到项目建设上,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五)创新方式,多措并举,统筹推进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一是抓示范村建设。本着整合资金,突出重点、培育亮点的原则,采取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办法,大力实施重点村、生态村、文明村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截至2011年底,全县共建成各类示范村244个。二是抓信贷扶贫工作。为破解群众增收难题,县委、县人民政府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鼓励农户贷款小额信贷资金发展种养殖业,全县发放信贷资金14814万元。三是抓易地搬迁扶贫工作。全县累计实施易地搬迁扶贫9个村民小组1076人,建成安居房、饮水工程、基本农田地、沼气池、乡村道路等一批基础设施。

(六)强化宣传,广泛发动,营造革命老区建设的良好氛围。一是突出宣传发动,广泛依靠群众力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画、板报、短信等各种宣传媒介,广泛深入的宣传革命老区

7

试点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把革命老区开发建设试点项目工作的政策措施宣传到户到人、落实到户,使之深入人心,进而激发和调动各级干部、项目村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投资投劳参与建设,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二是努力提升革命老区的知名度。我县撰写了?昔日的革命老区,今日的林海明珠?一文上报给中国老促会和省老促会,被选用编入《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一书和刊载在《云南革命老区》第五期及《改革开放三十年》等宣传作品;扶贫办、老促会、广电局共同摄制反映景谷革命老区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今后发展的专题片;编辑、印发《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革命老区资料汇编》300本、编印简报共24期,广泛宣传革命老区的优良革命传统,渲染革命英雄事迹,激励老区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鞭策老区人民去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广泛的宣传进一步扩大了景谷革命老区的知名度。

三、老区开发建设成效显著

(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在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中,始终坚持以安居工程、农田水利、交通、能源、通讯、广播电视等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改善基础条件,夯实发展基础。公路等级不断提高,基本实现县乡油路化,乡村、村组交通条件极大改善,全县交通运输能力大幅提升。农田水利基础明显改善,实施土地整理8.13万亩,新建成高稳产农田地10.3万亩。完成水利建设总投资10.59亿元,威远江水电站建成发电,曼转河中型水库加快建设,完成山区五小水利工程1349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8件,新建小(二)型水库2座,全县有

8

效灌溉率达51%。完成电力总投资4.89亿元,电力供应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县城江东新区迅速崛起,响水片区建设日新月异,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8.24平方公里,城区路网扩大、功能提升,城镇化率达33.5%。通信更加发达,信息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县委、县人民政府积极培育重点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进程,增强扶贫工作实效。坚持把培育林业、烤烟、畜牧业、劳务输出等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各项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有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得到改善。我县始终坚持将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相结合,提出了?绿色生态立县?战略,围绕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人居家园、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繁荣生态文化等重点内容来抓,在生态产业发展上,以发展核桃、思茅松、西南桦、茶叶、蚕桑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为重点,逐步向?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步子迈进。在生态人居家园建设上,注重与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注入文明村、生态村和村容村貌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全过程,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四)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加大了扶贫工作力度。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基础投入力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两基成果得到巩固

9

提高。2011年全县高中招生 952人,职业高中招生 71人,入学率达58.2%;是2007年的 1.1倍,年均增长 3.87 %;初中招生3311 人,入学率达103.3%,是2007年的 1.19倍,年均增长3.79%;幼儿园招3199人,入学率达 52.1%,是2007年的 1.32倍,年均增长6.43%;小学招生3931人入学率达99.9%,是2007年的1.05倍,年均增长1%;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9.5%,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8.5%,是2007年的1.05倍,年均增长1%;老区的教育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加强以村级卫生室为主的农村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农村医疗条件得到改善,全县卫生系统有医疗卫生机构 16所,职工总数571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54人。开设病床344张,其中县级医院221张,乡(镇)卫生院113张,妇幼保健站10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 1.21张。132个村委会设臵简易村卫生室131个;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建立,全县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数为246318人,参合率95.13%,2011年全县累计报销586720人次,是参合人数的238%,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五)区域性贫困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通过五年来老区开发建设,争取各类老区扶贫资金29459.42万元,财政扶贫资金6062.75万元,全县有88590人农村人口受益,其中38974人贫困人口得到脱贫和巩固,老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基础设施有了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到2011年末,实现全县生产总值51.3亿元,是2007年的2.1倍,年均增长86.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