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中医外科疾病治法_毙考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00: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含义: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

适应症:尚未成脓的初期肿疡和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以及各种皮肤疾病。 托法

含义: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

适应症:外疡中期,即成脓期。

分类:补托和透托两种方法。

补托法用于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脚散漫不收,难溃难腐的虚证;

透托法用于毒气虽盛而正气未衰者,可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以免脓毒旁窜深溃。 补法

含义: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

适应症:此法则适用于溃疡后期,是治疗虚证的法则。

考点 清热法、和营法、内托法的代表方剂及应用

清热法 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

和营法 是用调和营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血脉调和流畅,从而达到疮疡肿消痛止的目的。可分活血化瘀和活血逐瘀两种治法。

内托法 用补益和透脓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其中补托法又可分为益气托毒法和温阳托毒法。 外治法

※考点 膏药、油膏的临床应用

膏药 古代称薄贴,现称硬膏。各个阶段。

太乙膏、千捶膏:阳证疮疡,为肿疡、溃疡通用方。

太乙膏 性偏清凉,消肿、清火、解毒、生肌。

千捶膏 性偏寒凉,消肿、解毒、提脓、去腐、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