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动漫产业政策比较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9:03: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日动漫产业政策比较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动漫企业从最初的几百家已发展到5600多家,从业人数超过了20万,动漫产量已经超过了13万分钟,每年有超过300家动漫公司登记,有近万人进入动漫行业。可以说,我国已经进入动画大国的行列。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是存在着产业整体质量不高、缺乏创意、人才断层严重、动画产品营销不够、动漫创意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离打造动画强国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从韩国、日本、法国等动漫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国家政策的支持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而我国虽然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也很大,但很多政策的制定没有从实际出发,因而没有产生相应的效果。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对动漫产业的支持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中国对动漫产业政策支持的效果分析

中国关于动漫产业的政策支持最早出现于2004年4月20日颁布的《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规定各个电视台每天必须播出10分钟以上的动画片,其中60%

必须是国产的。2005年,国家又出台了多条与动漫产业密切相关的措施。6月在杭州举行的全国影视动画工作会议上,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规定各级电视台在17:00-19:00黄金时段内必须播放国产动画片;接下来,国家广电总局又申明从2008年5月1日起,把播出动画片的时间延长到17:00―21:00,国产动画片与引进动画片的播出比例不低于7:3。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发展动漫产业,将动漫中小企业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范围,享受有关所得税、增值税的优惠政策。这些都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民营资本大量涌入。由于政府加大了对动漫企业的投融资力度,鼓励动漫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消除阻碍社会资本进入动漫企业的各种障碍,鼓励风险基金对动漫产业进行投入,因此大量的民营资本涌入动漫行业。这些措施极大地分担了动漫企业的投资风险,解决了市场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问题,降低了进入门槛,再加上中国动漫产业基地的集群效应,为正处在发展初期的动漫产业起到了保护发展的作用。截至2006年10月,我国动漫制作机构已达到5473家,其中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 扩大了动画需求市场。中国在2004年建立了四大动画

频道,即上海东方电视台炫动卡通频道、北京电视台卡酷动画频道、湖南电视台金鹰卡通频道、广东电视台嘉佳卡通频道。这四个频道是专门的动画频道,按照每天播出5小时计算,一年的播出量就高达10万分钟,再加上中央台和其他地方台的动画需求,中国的动画片拥有稳定而巨大的市场。 创作数量增长迅速。据国家广电总局网站发布的数据,2001年以来,我国制作完成并准备发行的电视动画片的情况是:2001年制作完成13部、8511分钟,2002年制作完成13部、11392分钟,2003年制作完成14部、12755分钟,2004年制作完成21819分钟,2005年制作完成83部、42759分钟,2006年制作完成82326分钟,2007年则达到了101900分钟。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动画片的创作数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2004年之后,数量上的增长更是迅速。从2001年到2004年,增长幅度在30%左右。可是从2004年开始,一直到2007年,增长的幅度达到了100%,使得2007年中国的动画片首次突破了10万分钟,一举跻身动画创作大国行列。

规模效应逐渐显现。中国目前的动漫产业主要是依托于以动画产业基地为支点的若干动画产业集群带,在这些动画基地中,企业能够享受到很多的优惠政策,比如苏州的动画产业基地就明确定位于大力发展软件产业,由政府牵头引入了以色列的风险投资资金。投资动漫游戏的发展,园区内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