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质量工程师:标准体制内容考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9:51: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年质量工程师:标准体制内容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审核结论的说法,错误的是__。 A.审核结论是审核组得出的审核结果 B.审核结论是最终审核结果 C.审核结论与审核目的有关 D.审核结论与审核发现有关

2、关于顾客的满意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

A:如果效果低于期望,期望得不到满足,顾客就不满意.

B:如果效果和期望相匹配,期望得到满足,顾客就一定很满意. C:如果效果超过期望,顾客会一定会产生忠诚 D:顾客抱怨就一定要投诉.

3、企业在进行采购验收时发现所采购的某类产品不接收的批过多,说明该类产品生产方的出厂检验方案__。 A.符合顾客要求 B.使用方风险过大 C.生产方风险过大 D.检验成本过高

4、设X与Y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且Var(X)=4,Var(Y)=9,则随机变量Z=2X-Y的标准差为()。 A.1 B. C.5 D.

5、密度10kg/m3应读作______。 A.10千克每米立方 B.10千克第三次方米 C.10千克每立方米 D.每立米10千克

6、一盒圆珠笔共有12支,其中11支是合格品;另一盒铅笔也有12支,其中有2支不合格品。现从两盒中各取一支圆珠笔和铅笔,则这两支笔都是合格品的概率是()。 A.A B.B C.C D.D

7、关于不合格品返工返修后的检验问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 A.不合格品返工后仍不合格,所以不需要重新进行检验 B.不合格品返工后成了合格品,所以不需要重新进行检验 C.返修后还是不合格品,所以不需要重新进行检验

D.返工后不管是否合格都需要重新进行检验

8、设因子A有3个水平,因子B有4个水平,则其交互作用A×B的自由度是__。 A.7 B.6 C.5 D.4

9、质量改进是通过______来增强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A.不断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B.日常的检验、试验 C.配备必要的资源

D.满足顾客的期望与要求

10、__是指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A.灵敏度 B.分辨力 C.稳定性 D.漂移

11、10件产品中有2件不合格品,现从中不放回随机抽取2件,则这2件产品全为不合格品的概率为__。 A.1/5 B.1/25 C.1/45 D.1/90

12、质量改进团队是__组织。 A.正式 B.临时性 C.固定 D.独立的

13、PDPC的特征有__。 A.注重全局

B.注重全局,兼顾局部

C.按时间顺序掌握系统的进展情况

D.每循环一次,都要经历计划、实施、计划、检查四个阶段 E.能够找出“非理想状态”

14、已知P(A)=0.5,P(B)=0.6,P(A∪B)=0.8,可算得P(AB)=()。 A.0.2 B.0.3 C.0.4 D.0.5 15、产品实现过程中,分析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重要质量特性与产品适用性关系以及影响这些特性的过程因素的技术文件是__。 A.检验指导书 B.检验手册 C.检验流程图

D.质量特性分析表 16、在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时,应对每一个被评价的过程提出的基本问题有______。 A.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 B.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C.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D.文件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17、任何产品都具有寿命周期,服务也有时间性,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来自于过程的使用体验,是在过去多次购买和提供的服务中逐渐形成的,这体现了顾客满意的__。 A.主观性 B.相对性 C.阶段性 D.层次性

18、通过直方图对数据分布形态和公差相对位置研究可掌握过程的__情况。 A.稳定 B.波动 C.相关 D.接口

19、在一个随机现象中有两个事件A与B,事件A与B指的是__。 A.事件A与B至少有一个发生 B.事件A与B同时发生 C.事件A与B都不发生

D.事件A发生且事件B不发生

20、在SPC中发生小概率事件是指______。 A.发生小概率事件就说明生产处于异常状态 B.一种风险的表述

C.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 D.不可能事件

21、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关注的重点是__。 A.组织的产品、服务质量

B.组织产品对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C.组织的综合绩效

D.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2、假定在100块电路板中,每一个电路板都含有10个缺陷机会,若在制造这100个电路板时共发现5个缺陷。则DPMO为__。 A.100 B.500 C.5000 D.50000

23、标准化常用形式中系列化的最大特点是__。

A.在不同时间、地点制造出来的产品或零件,在装配、维修时,不必经过修整就能任意地替换使用

B.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