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修改后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8:36: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对小组每个成员进行编号,6个成员分别依据学习成绩和其它方面编为1-6号,所有小组及相同编号的学生都坐在每一组的同一个位置。具体见下图:

第三组 第二组 第一组

北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南

大组位置分布

6号 1号 5号 1号 5号 2号 3号 五人一组 六人一组

北 南 4号 3号 4号 2号

组内成员分布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1、课前合作;提前分发预习提纲,分工查找有关资料,解决有关问题。

2、课堂合作:课堂上的提问、讨论、交流,同学之间的提问、质疑,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检查作业等都是课堂合作。

3、课后合作:学生课后相互交流、电话咨询等讨论问题的方式。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规则:

(一)小组活动学生规则。

1、学生必须遵守班级规则和组内规则,如果不遵守课堂规则,破坏规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视行为轻重给予2至5分的处罚。

2、学生会用两种不同的声音说话。即组内声音,15cm以内能听到的声音,称为图书馆声音。保证组内成员听清;再就是全班都能听到的声音,(全班声音)

3、学生要学会倾听。倾听中学会尊重他人,避免三心二意,东张西望,随意谈话等不良行为。

4、职责轮换。小组成员之间的职责要定期(每周或更长时间)轮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及时体验多种角色,从而进行换位思考,有利于小组合作。

5、机会均等和机会限制。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求人人参与,而不仅仅是少数几个尖子生参与,要对发言特别踊跃的学生进行次数限制,如每节课发言不超过两次,使学生慎重选择发言时机,以便他人也有表达的机会,实现全员参与。 (二)教师活动规则

1、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做学生最亲近的朋友。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着、参与者,少用空话、废话,尽量避免假问题,

.

.

要有激情,语言抑扬顿挫,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2、教师善于捕捉组织小组活动的契机,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提出挑战性的问题,用恰当的方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在学生交流学习感受的过程中,善于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即使学生的观点错了,也要运用语言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4、教师巡视。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关注学生参与讨论的广度与深度,并给以具体的指导,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5、教师注意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公正性。提问时注意调控各个小组参与的机会,如可以让统一编号的学生回答统一问题。多提问学习困难的学生。

四、小组评价

一、完善小组评价机制。

小组评价是小组建设的核心,是小组成员团结上进的动力源泉,没有评价的小组建设只是凭学生的一时热情,不具持续性、发展性,小组建设要想长期有效,就必须有一套持续的、连贯的、操作性强的科学评价机制。

现将我校的“星级学生考评进级制度”作具体说明。

(一)《杨井中学初 级 班高效课堂及常规考核小组得分记录表》。此表是小组评价机制的核心,是班主任必须掌握的,由行政班长使用,是记载每个小组在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的综合表现的。也是“星级学生”晋级考评的依据。

使用说明:

预习栏:是指每次预习后,由科任教师根据各个小组整体的预习认真度、预习检测完成情况评出优秀小组,被评为优秀小组的视其情况加1—5分。完成不好的,特别差的扣减小组1—3分。(科任教师决定,行政班长记录。)

课堂综合表现栏:即每节课中,根据每个小组在独学、对学、群学(讨论、展示)、质疑、纠错、堂清等环节的得分,评出小组名次,取前5名,分别加5—1分。

纪律栏:即每天小组成员在迟到、早退、课堂违纪、课余追逐、集会等方面的加减分。根据违纪程度分别扣减小组得分5—1分。(班主任确定好标准)

礼仪栏:即小组成员在文明礼仪方面,包括衣着发型、行为礼貌、桌凳的规范摆放等方面的加减分。根据检查的情况,加减5—1分。(班主任确定加减分标准)

.

.

卫生栏:一方面是本小组卫生值日时,行政班长检查卫生打扫情况,视其打扫的干净程度加减3—1分。另一方面是每天的卫生区域的保洁检查,视其情况,加减1—3分。(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确定标准,班主任监督)

此表一天一小结,一周一统计,将统计结果和值周总结填写在《杨井中学初 级()班小组评价周统计表》。行政班长每周日晚上统计好每个小组上周的得分,并排出名次,然后呈交给班主任,班主任审核后到班上公布。

(二)《星级学生晋级统计表》。

1、使用说明:每周结束后,由行政班长将各小组一周的得分相加,得出每个小组一周的综合表现的总得分,然后排出小组名次。第1—3名的小组,第一名的小组全部成员得到红旗,第二名有一名成员得不到红旗,第三名有两名成员得不到红旗,其余4—6名的小组各有2名成员可以获得一面小红旗。究竟是该那几个成员获得小红旗,小组长就根据《杨井中学小组合作学习评分记录表》的记载,从最高分依次选取。班主任做好记录。 2、晋级规则。

当一名学生的小红旗达到三面时,就可以用三面红旗换一颗星星,他也就晋升为一星级学生;晋升二星级需在一星级的基础上另加4面红旗,依次类推,晋升三星级需5面小红旗,晋升四五星级需6面小红旗,达到“五星级学生”称号的,将自动成为本班的形象大使。晋升为五星级的学生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3、本评价可持续进行,不以学期为单位,本学期的红旗和星级可以在下学期累计使用。直到初三毕业。

4、晋升为一星级的学生,由班主任在全班班会上授予其一星级荣誉称号,晋升为二星级的学生,由年级组长在全年级表彰大会上授予其二星期荣誉称号,晋升为三、四星级的学生,由学校在升旗仪式上授予其相应的荣誉称号,晋升为五星级的学生,在开学典礼或全校师生大会上授予其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作为学校评选各类优秀的重要参考依据。

总之,在开始的小组建设中,任何的优秀个人都必须依靠小组这个平台得以表现,班级不会单独评选任何名义的优秀个人,旨在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二、班主任要在小组建设中的平衡方面发挥促进作用

小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要妄想一次就可以完全搞定。班主任在小组的运行中,要多观察,多了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小组人心涣散了,再多的、再好的办法都于事无补了。 班主任的平衡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磨合期的调配作用。小组在刚开始运行时,由于成员间的性格差异,会产生很多的矛盾,这些矛盾很多都是行政组长无法解决的,

.

.

这时就需要班主任出面调和,多做正面的思想引导,如果实在不行,还得及时调换小组。

2、班主任要及时“点火”,激起学生的热情。班主任要经常关注每个小组的得分情况,多在班上了解每个小组的表现,及时有效的表扬和批评,班主任的重视可以强化小组得分在每个学生心中的印象, 如果学生觉得班主任不重视,他参与小组活动的热情就会慢慢熄灭。 3、班主任是行政组长的依靠。小组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元素,小组长就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因此,小组长就是主要的班委干部,班主任应给他们足够的信心去开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