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采矿学复习参考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6:11: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采矿学》课程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

1.开采近水平煤层的采区称为(盘区)。

2.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采煤法中,下分层采煤工作面滞后上分层工作面不少于(3-4 个月)。 3.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上山布置的位置是(煤组上部)、(煤组中部)、(煤组下部)。 4.井底车场主井系统硐室的是(井底煤仓)。

5.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质沉积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 6.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是(普采工艺系统)。

7.仅为采煤工作面生产服务的巷道是(回采巷道)。

8.在近水平煤层中,用盘区石门代替盘区运输上山的这种布置称为(石门盘区) 9.“DK615”的含义是(单开,轨型15,轨距600mm)。

10.在井田范围内,经过地质勘探,煤层厚度和质量均合乎开采要求,地质构造比较清楚,目前可供利用的可列入平衡表内的储量称为(矿井工业储量)。

11.矿井井巷按其作用和服务范围不同分为三类,分别是(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

12.厚煤层分层开采的采煤方法有(倾斜分层)、(水平分层)、(斜切分层)、(水平分段放顶煤)。

13.综采工作面移架顺序分为(依次顺序式)、(分组交错式)、(成组整体顺序式)。 14.采场通风方式有(U型通风)、(Z型通风)、(Y型通风)、(H型通风)、(W型通风)。 15.放顶煤开采中工作面内煤炭损失主要在有(初采损失)、(末采损失)、(端头损失)、(采煤工艺损失)。

16.盘区式准备方式的有(上山盘区)、(下山盘区)、(石门盘区)、(单翼盘区)、(跨多石门盘区)。

17. 采区走向长度确定的影响因素是(地质开采条件)、(生产技术条件)、(经济因素)。 18. 常用的井田划分方法是(按地质构造划分)、(按煤层、煤种分布规律划分)、(按煤层赋存形态划分)、(按地形地物界限划分)、(按人为境界划分)。

19.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依次顺序式)、(分组交错式)、(成组整体顺序式)。 20.井田的开拓方式有(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多井筒分区

域开拓)。

21.综采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有两种方式,分别是不留三角煤端部斜切进刀和(留三角煤端部斜切进刀)。

22.井田开拓方式有:立井开拓、斜井开拓、综合开拓、多井筒分区域开拓、(平硐开拓)。 23.柱式体系采煤法包括房式采煤法、(房柱式)采煤法和巷柱式采煤法。 24. “三量”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

25.我国按实际应用情况,准备方式可归纳为采区式、盘区式及(带区式)三种。

26.按车场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采区上部车场、采区中部车场和(采区下部车场)。 27.根据采煤工艺、矿压控制特点和工作面长度不同,采煤方法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壁式体系和(柱式体系)。

28.根据煤层的间距不同,采区式准备方式有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方式和(煤层群采区联合布置准备方式)。

29.综采工作面设备在搬运和安装中,支架的安装顺序分为(前进式)安装和后退式安装。 30.两个工作面布置三条回采巷道,其中运输巷为两工作面共用的工作面布置称作(对拉工作面布置)。

31.相邻采区之间隔离煤柱宽度一般为(10m)

32.井巷式煤仓分类的是(垂直式)、(倾斜式)、(混合式)。 33.副井井筒与井底车场巷道连接的部分为(中央水泵房)。 34.长壁工作面长度一般在(80-250m)。

35.沿煤层底板布置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一次采放出煤层全部厚度是指(一次采全厚放顶煤)。 36.只开煤房、不回收煤柱,留设房间煤柱支承上覆岩层是指(房式采煤法)。 37.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适用于厚度为(2-6m)。

38.采煤方法选择的原则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安全)。

39. 单位时间采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产量总和是指(采区生产能力)。 40.(500万吨—1000万吨)的矿区设计能力属于大型矿区。

41. 矿井生产的主要系统是(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排水系统)。 42.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有(双滚筒采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 43.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应该编制内容的是(采煤工作面范围内的地质、煤层情况)、(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流程)、(劳动组织循环表)、(排水、照明设施及其布置图)、(供电设备管理系统图)。

44.采区生产系统的是(运煤系统)、(运料排矸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压气和安全用水系统)。

45.上山布置的类型按其位置可分为(两条煤层上山)、(一岩一煤上山)、(两条岩石上山)、(两岩一煤上山)、(三条岩石上山)。

46.采区下部车场形式按装车站位置不同有(大巷装车式)、(石门装车式)、(绕道装车式)。 47. 合理的开采水平垂高中阶段斜长划分应考虑的因素有(煤的运输)、(辅助提升)、(行人条件)、(具有合理的区段数目)。

48.普采工艺管理要点是(加强机道支护)、(加强放顶线支护的稳定性)、(加强工作面端头维护)、(加强工作面“三度”)。

49.影响准备巷道矿压显现的因素有(地质构造)、(采深)、(倾角)、(煤岩性质)、(巷道布置)。

50. 矿井开拓延深方式的是(直接延深)、(暗井延深)、(直接延深结合暗井延深)、(新开一个井筒,延深一个井筒)、(深部新开立井或斜井)。

51.综采工作面采煤机进刀方式主要有直卧式进刀和(斜切式进刀)。 52.回采巷道的护巷方式有沿空留巷和(沿空掘巷)。 53.当煤层倾角小于12度时推广使用(倾斜长壁采煤法)。 54.采区上部车场的基本形式有平车场和(甩车场)。 55.井底车场内用于排水的副井主要硐室是( 中央水泵房)。

56.井田范围内由已开掘的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可采储量是(开拓煤量 )。

57.按机械化程度和使用的支护设备放顶煤开采可分为综采放顶煤和(简易放顶煤)。 58.在综采过程中,工作面遇到一些变化大的地质构造带时,其推进方向需要进行调整,通常转角小于45时,称为(调斜或调采)。

59.薄煤层开采所采用的采煤机械是滚筒式采煤机和(刨煤机)。

60.甩车场斜面线路的联接系统,可以归纳为单道起坡系统和(双道起坡系统 )。 61.井底车场存车线路与主要运输巷道相互平行的是(卧式车场)。

62.影响顶煤冒放性的主要因素的是(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厚度)、(工作面长度)。 63.在划定的井田范围内,根据勘探资料计算而得,从而进行矿井设计和生产的依据指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