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2 17:36: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0 过秦论 1.文学常识 贾谊,西汉洛阳人。著名 、 ,最早的 作家之一。他的政论散文《 》《 》(也称《治安策》)《 》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 2.字音 (1)合从缔交() 赢粮而景从( ) 因利乘便 () 万乘之势( ) ....(2)宁越() 宁有种乎( ) 乐毅 ( ) 安乐( ) ....(3)翟景( ) 墨翟( ) 召滑( ) 累召不应() 恬静() 铦......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2)外连衡而斗诸侯 : (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4)序八州而朝同列 : (5)席卷、包举、囊括 : (6)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 (7)追亡逐北 : (8)却匈奴七百余里 : (9)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 ) (10)会盟而谋弱秦 : (4)鉏耰棘矜( ) 矜持( ) 度长絜大() 度德量力( ) 内立法度(11)以愚黔首 : .....( ) 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叙述 。 (5)逡巡 ( ) 崤函( ) 黔首( ) 锋镝( ) 隳( ) 流血漂橹 ( ) 第1段写 ,这是秦孝公时的事情。 ......

瓮牖绳枢( ) 氓隶( ) 一夫作难( ) ...第2段写 。这个时期长达90年,包括秦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五 位国君,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1)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2)会盟而谋弱诸侯 ...(3)不爱珍器重宝肥沃之地 (4)尊 士 第3段写 。这个时期包括秦始皇在位的36年。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5)以致天下之士 6)秦有余力制其弊 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这意味着秦从此转入守势。..(7)开关延敌 (8)天下诸侯已困矣 第4段写 。重点是写 。第二部分(第5段),..(9振长策而御宇内 10)延及孝文王 阐述 ,可分两层。前一层分析 。第二层照应..(11)享国之日浅 (12)陈利兵而谁何 全篇,归纳中心论点: 。 ..(13)斩木为兵 (14)才能不及中人 ...

(1) 思想感情 (15)非抗于九国之师 .

本文着重叙述 ,揭露秦始皇的 ,最后指出,“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通 , 释义: 。 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 ,即

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 (2)赢粮而景从 通 , 释义: 。 是 。 5.古今异义词辨析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义: 今义: 2.写作特点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 今(1)本文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对比论述,试结合具体文段简要分析。 义:

(2)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3)流血漂橹古.

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义: 今义: 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6.找出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

(3)贾谊是汉初最富辞彩的散文大家,而作为其代表作的《过秦论》,一定能体现贾谊作品的语言特色,从文章浩浩如江河,沛然而下的气势里,你认为本文最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4)如果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说,就是渲染和夸张。贾谊在《过秦论》中,以坚实的史实为经,以艺术的渲染、夸张为纬,巧妙编织,井然有致。你对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还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

(5)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三.思考探究

幽思探究,彰显智慧火花

1. 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2. 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 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4.“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5。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6.结合本文思考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语基检测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膏腴(yú) 藩篱(fān) 崤山(yáo) 蒙恬(tián) ....2. B.逡巡(qūn) 锋镝(dí) 蹑足(niè) 墨翟(zhái) ....3. C.谪戍(zhé) 鞭笞(chī) 黔首(qián) 囊括(nánɡ) ....4. D.隳名城(huī) 户牖(yǒu) 棘矜(jí) 赢粮(yín) ....5.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蒙故业,因遗策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百有余年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因遗策(由于) 膏腴之地(肥沃) ...B.亡矢遗镞(损失)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乏,疲惫) ..C.瓮牖绳枢(窗户) 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 ..D.履至尊(登上) 以致天下之士(招纳) ..

4.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B.北收要害之郡。

2

C.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D.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5. 以下句中加横线的字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外连衡而斗诸侯。 B.胡人不放南下而牧马。 .. C.却匈奴七百余里。 D.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6.名句名篇默写

(1)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2)然后践华为城, ,据亿丈之城, ,以为固。 (3) ,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 , , 。 (5)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履至尊而制六合 最尊贵的位置,此处指帝位。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言论,...这里指著作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兵器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水池,池塘 ..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振长策而御宇内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以为桂林、象郡 作《师说》以贻之 ..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邻国之民不加少 ..D.天下已定 学不可以已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

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