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4:01: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2018年高三一模古诗鉴赏汇编
宝山区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拟咏怀·其二十六
南北朝 庾信 ②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③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注】①庾信为南朝梁臣,奉命初试北朝西魏;但梁为西魏所灭,被滞仕魏,羞愤抑郁。后北周代魏,庾信累官至开府仪同三司。此诗作于其任北周弘农郡守时,时南朝陈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②亭障:边境的堡垒。③白狄:古民族名。
12.从题材看,本诗属于( )。 (1分) A.咏史 B.怀古 C.怀人 D.羁旅 13.对本诗意境的评价最适合的是( )。(2分)
A.纯一混茫 B.凄惨萧索 C.苍凉壮阔 D.清幽凄冷 14.全诗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试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分)
①
(三) 8分
12. 1分 选D“羁旅” 13. C,2分;B,1分。 14. 5分 答案示例一:本诗首二句通过远望边境堡垒和原野上的风尘,抒发内心的悲凉,并以“萧条”“凄惨”融情于景。三四句写身居异族,眼见壮阔的黄河,更增思念故国的悲哀。最后四句用典,写自己不能像苏武那样出使匈奴保持节操,反而像荆轲刺秦不成、自己国家却最终灭亡,表达留仕北国的羞愤;用项羽气盖世却于帐中悲歌(“时不利兮骓不逝”),表达自己在祖国大势已去时自己无所作为的亡国羁旅之痛。
答案示例二:本诗表达了留仕北国的羞愤、思念故国的凄惨、国家灭亡的悲哀,悲中有壮,壮中有悲。首四句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远眺边境堡垒风尘,内心黯然神伤;近看关门临白狄异族、城影入浪涛平抑的黄河,壮阔中更增添思乡南归的悲凉。后四句用典,苏武、荆轲的典故点出了出使北国被滞留的身世和愤慨,又有留下做官的羞愧和祖国灭亡的无奈、悲痛;项羽悲歌的典故更表达了英雄末路的浩叹。 评分说明:作者情感2分;怎样表达3分。最后两句项羽的典故如果说不出,意思基本正确,不扣分;融情于景和用典某一方面分析特别充分精彩,另一方面提到却分析不够也可满分。 崇明县
.
.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8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宋代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2.从体裁看,本诗属于 。 (1分) 13.下列各项对本诗风格评价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激越高亢 B.轻快自然 C.平易俗白 D.清婉秀丽
14.古代诗歌里,秋夜听雨打梧桐往往营造失眠愁闷的境界。本诗却旧调翻新,拓宽诗境,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12.律诗 13.B
14.本诗把五更时听到的雨打梧桐声说成最好的声音,一改前人借雨打梧桐抒发愁闷的惯例(1分)。本诗写了作者秋夜梦中醒来,凉雨打湿衣襟,但他却不因“屋漏床湿”而忧愁(1分),而是由此联想到溪流满注,进而千里稻田因雨欣欣向荣,借雨打桐叶寄托此时内心的欣喜(1分)。这一切源于作者将己心比农人之心,表达了与民同喜同乐,体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由此拓展了诗境(1分)。
奉贤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一萼红?盆梅 元 朱睹顏
玉堂深。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苔暖鳞生,泥融脉起,春意初破琼英。夜深后、寒消绛蜡,误碎月、和露落空庭。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
①②
长恨年华婉晚,被柔情数曲,抵死牵萦。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那得
③④
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平生。
【注】①婉晚:迟暮。②东君:司春之神。③调羹:《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后喻治理国家政事。④笛:指笛曲《梅花落》,此处代梅花。 14.全词押的是“ ”韵。(填入一个韵母)(1分) 15.对本词内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上片描写了盆梅在暖融的天气下初绽,展现清幽高洁之美,令人魂销心醉。 B.“长恨”一词表明盆梅虽占尽风情,却仍对自身境遇充满了愤恨不平之气。 C.“空山静夜”三句化用了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意。. D.“那得似”三个字是全篇关键所在,举重若轻,拨转题旨;结尾句点明题旨。
.
.
16.《盆梅》的写法与《病梅馆记》有异曲同工之妙,结合词作内容进行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8分 14.(1分)ing 15.(3分)B
16.(3分)本词借梅自喻,盆梅虽有风致却受束于生长环境,与自然相隔,终不如野生之梅来得自由、清逸。而自己垂暮之年仍为世情所困,对此作者在遗憾之余,希望像野生之梅般挣脱官场俗务,追求淡泊自由的隐逸生活。(托物言志也可) 虹口区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14题。(8分)
咏怀诗(其四十三)(三国.魏)阮籍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1、阮籍(201年—263年),三国魏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2、琅轩: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12. 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__体诗。(1分) 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1分) A. 时代 A.韵脚 C.句数 D.平仄 13. 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B. “双翮”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C. “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性。 D. “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全面六句的描绘。
14.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4分) 12、古体诗 B
13、C(不是现实习性,而是写出了传说中鸿鹄精食高居,以象征鸿鹄之高洁。)
14.这首诗表面上看是在写鸿鹄,实际上托物言志,通过对鸿鹄高飞远举,远离尘嚣,精食高宿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遁世超逸,不为世俗网罗的志向,同时结尾两句从描写中荡开一笔,以激烈慷慨的语气抒发了对于乡曲之士为了个人私利携手言誓的蔑视,隐含了对门阀士族结党营私的丑恶的批判,整首诗寄托遥深。 金山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