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大学英语2第二册课文翻译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4:21: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Unit 5 你做梦吗?

1 梦,我们为什么会做梦?梦有意义吗?真的有梦中所见的事成为现实这种事吗?几千年来这些问题一直让人们感兴趣。过去几十年的科学发展对睡眠的自然过程有了较多的认识,然而对于与梦有关的诸多问题依然没有提供最终的答案,这些问题还要继续困惑我们。

2 人人都做梦——只不过有些人不记得做过梦罢了。人类脑电波的记录显示我们所有人入睡后就进入梦境。整个夜晚的大多数时间我们都在做梦,但只有当我们处在REM (眼睛迅速转动) 睡眠阶段时醒来,才会记住所做的梦。眼睛迅速转动阶段便是我们做梦的时候。每晚我们有四、五个REM睡眠阶段,第一次出现在入睡后的90分钟左右。此后,梦期每90分钟复现一次,每次持续15到45分钟,持续时间随着夜晚的深入逐渐增长。

3 睡眠的主要目的(除让我们休息外)也许就是让我们做梦——让我们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回顾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忧虑和希望,以及在潜意识中观察自我,把不再需要的资料从记忆中剔除。

4 有些梦可能是由简单的生理原因引起的。例如,梦到在灼热的煤块上行走很可能是因为睡眠时脚太靠近取暖器。而梦到想跑但两腿却动弹不了这种令人沮丧的境况,也许是被子裹得太紧的缘故。闹铃响了而依然熟睡的人则很可能会梦到门铃或电话铃响。所有这些都是潜意识和意识共同引导和启示我们的简单例子。

5 不过这些从生理的角度进行的解释尚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我们会做梦。有些人认为梦纯粹是无稽之谈,仅仅是人脑中电脉冲无的放矢的结果,然而,有些人则认为最简单的梦都具有重要的含义。

6 有些梦反映的内心忧虑是立即可以识别的。梦见失去工作或者没了房子,也许是反映了真实的忧虑,即便这些忧虑只是潜意识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梦见过必须参加一门很难的课程的期末考试,也许是一门从未修过的,或许是学得很糟的课程。

7 但是,有一些梦并没有这样明显的含义,这是怎么回事呢?多个世纪以来,男男女女都从所谓的解梦字典中寻找答案,这类字典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根据这些字典,梦见喝酒意味着短命,而梦见喝水则预示长寿。

8 一直到公元200年,解梦字典受欢迎的程度仍丝毫未减。当时,古希腊的阿尔米多鲁斯写了一部长达五卷的书,解析了3000多个梦,列举了一系列的象征,诸如右手(表示父亲),左手(表示母亲),以及海豚(表示好兆头)。

9 如今,图书馆和书店里有无数的书籍为梦做解析。对于那些热衷于探讨梦的人来说,它们依然深受欢迎。然而,多数专家警告说,读这些书时要非常谨慎。心理分析家兼作家肯尼思·桑德斯解释说:“梦与每个人的思维密切相关,因此分析往往容易出现错误和偏差。我认为,只有当你了解了做梦的人时,才能发现梦的真正含义。”

我成为现实的梦

1 1965年11月7日的晚上,玛丽·都特瑞做了一个噩梦。她忘不了那个梦,她的丈夫乔治也忘不了。她是这么讲述自己的梦的:“我梦见夜里自己在一座山上。电闪雷鸣。然后我看见天上一道亮光。巨大的撞击声,然后我听到四处都是尖叫声。”

2 玛丽说,她接着看见地上有一只手。她感到有些害怕,但还是走上前去。然后她看见了一只胳膊,胳膊的那头是疏疏落落的尸体碎块。她说,她在梦里尖叫起来:“快来人哪!”然后她看见一些人抬着一个大柳条筐。他们把尸体放进筐里,就走了。

3 玛丽惊醒时还在叫喊着。“玛丽!”乔治俯下身,推推她。“怎么了?”他问。 4 玛丽告诉他:“我刚才梦见你飞机失事死了。噢,乔治,求求你不要坐那趟去辛辛那提的航班。”

5 玛丽求他不要去,但是乔治不听她的劝阻。然而,在他开车去机场的路上,乔治开始感到有点不对头。接着他看见一架飞机从头顶飞过,心慌得砰砰直跳。于是他明白自己不能

6

坐那趟飞机了。他给机场打电话,取消了机票。然后他给玛丽打电话,接着乘火车去了辛辛那提。

6 那天晚上,383次航班试图在辛辛那提降落时遇上了暴风雨。飞机撞上了一座山。玛丽在电视上看到了有关的新闻报道。那情形就同她梦见的一模一样。她看见人们拿筐运走了尸体。但是她知道乔治没事。因为有了她那梦的预兆,乔治得以安然无恙。

7 约翰·布雷德利也做过类似的梦。他住在英格兰,是一位教师。他还是一位博物学家,喜欢带他班上的学生到校外考察旅行,了解大自然。

8 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这是在他安排了一次校外考察旅行之前一个星期发生的事。他梦见自己领着班上的学生走在一条乡间的小路上,边上就是教堂墓地。

9 在梦里,布雷德利让两个男孩带队穿过教堂墓地。他自己走在队伍的末尾,以便让小一些的孩子保持前进。然而,就在他们穿过教堂墓地的时候,布雷德利感到地面在震动。接着他听见了巨大的断裂声。然后,有个黑乎乎的庞然大物朝他砸过来。那是一棵巨大的榆树,正好兜头砸在孩子们的队伍上。

10 这个梦使布雷德利非常不安。他觉得应该取消这次外出。他把这个梦告诉了班上的学生,但是他们都觉得他很可笑,而且都不愿意取消这次旅行。甚至其他老师也笑话他,跟他说不应该让孩子们扫兴。于是布雷德利同意出行。“但是你们必须答应我,”他跟他们讲,“往哪儿走你们只能听我的。”

11 于是,他们出发了。当他们走到那条小路时,布雷德利不让孩子们改道穿过教堂墓地。有些孩子觉得这样做很蠢,不过他们还是按老师说的做了。

12 走到小路的尽头,他们面前是一座过河的桥。年纪大一些的男孩子停了下来,问:“老师,我们应该走哪条道?过河呢,还是走沿河的小路?”

13 布雷德利停住脚步。他对那条小路有一种古怪的感觉。“过桥,”他告诉他们。于是孩子们开始过桥。接着,布雷德利听到了可怕的断裂声,同自己在梦中听到的完全一样。他回头一看,只见就在那条小路边上,一棵巨大的榆树摇摇晃晃,倒在了地上。他的预感应验了。孩子们面面相觑,然后看着自己的老师。如果刚才他们走那条小路的话,那么他们就正好在那棵榆树倒下来的位置上。 Unit 6 饮食与文化

1 对于什么样的食物好吃,我们都有自己的主见。对于什么样的食物不好吃,我们也有自己的看法。因此,某种文化背景的人常常会觉得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吃的食物难以忍受或者令人作呕。比如,在著名的拳击手穆罕默德·阿里访问非洲时,团里的一名成员看到有人抓起一只蝴蝶就吃了下去时便恶心得想呕吐。许多人会发觉吃老鼠肉令人恶心,但世界上有42种不同文化的人认为鼠肉是合适的食物。

2 在非洲有些人认为非洲白蚁可以做成美餐。对于许多其他人来说,如果非吃(白蚁)不可的话,他们很可能会呕吐。但是,如果拿100克的白蚁和100克制作好的汉堡包相比,前者所含的热量是后者的两倍多,其所含的蛋白质也几乎是后者的两倍。

3 不过,对食物的好恶似乎并不一定与营养有关。例如,花椰菜在营养最丰富的常见蔬菜中排名第一,但它在美国人最喜欢的蔬菜中仅名列第二十一位。西红柿在营养最丰富的蔬菜中排名十六,但它在美国人最喜欢的蔬菜中却名列榜首。

4 但不喜欢并不是某些文化(中人们)不吃某种食物的唯一原因。在有些文化中,有些食物是禁忌。“禁忌”一词来源于斐济群岛的语言, 用来表示禁止做的事。有些食物在某些宗教中被列为禁忌,但也有一些饮食禁忌与宗教无关。通常我们不去考虑为什么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些东西是禁忌。我们也许甚至不知道它们为什么是禁忌。人类学家试图发现禁忌背后隐藏的原因。例如,印度“圣牛”为人们所熟知。牛可以在印度的大街上到处走,它们可以吃街上食品摊主所供应的食物中任何它们想吃的东西。结果,牛就成了问题。可是,在印

7

度没人会去杀牛或吃牛肉。杀牛或吃牛肉是禁忌。这种习俗在其他人看起来似乎很奇怪,但人类学家相信这自有其原因。首先,牛是很宝贵的,因为农民需要它们帮助犁地。其次,牛粪可作地里的肥料。在印度,许多农民买不起肥料。还有,牛粪弄干后可用来烧火做饭。因此,杀牛食肉的农民很快发现他们无法犁地,无法给庄稼施肥,或者无燃料做饭。

5 再比如,美国人不吃狗肉, 尽管其他一些文化背景的人视狗肉为佳肴。在美国,狗作为宠物对人们极为重要。通常它们被视为家庭的一部分,有时甚至还把狗当成自己的孩子。此外,狗的价值还在于防范罪犯。盗贼一般不进入有狗的住宅,因为狗会吠叫,而且可能会袭击试图进入屋子的陌生人。显而易见,狗在社会中作为伙伴及防范罪犯的卫士的角色使吃狗肉成为禁忌。

6 不止一种文化忌食猪肉。有迹象表明一些古埃及人不吃猪肉。古代以色列人也视猪肉为禁忌。对禁食猪肉的一种解释是,未被煮透的猪肉可能会传播一种疾病,叫旋毛虫病。但大多数人不再认为这能很好地解释禁食猪肉的原因。另一种解释是以色列人原属游牧民族——他们总是居无定所。要养猪,人们就得在某地定居下来。从前以色列人不愿在一个地方定居,因为他们不想改变自己的文化。正因如此,他们便不食猪肉。

7 人类学家相信,对食物的好恶大多是不同人不同生活方式的结果。有些人生活在既有大型动物又有许多昆虫的地区。他们杀死大型动物有困难,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对他们来说,以昆虫为食要容易些,因为捕捉昆虫既不困难又不需花太大的力气。四处流动、过游牧生活的人不愿意为吃肉而养猪。人们也不吃像狗那样的宠物。美国人牛肉吃得很多,因为有大量的土地可用来养牛,而且牛肉可以通过铁路以低廉的价格进行长途运输。

烹饪与菜肴

1 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点是人喜爱熟食。尽管人们发现高等动物猿能用声音和肢体动作进行交流,这与人类相同,但是猿从来不煮食。而且,我们还希望吃的食物味美香溢,非常诱人。人的感官非常灵敏、辨别力强。凡是社会已经发展到超越了单纯维持生存的时候,它就会满足人的美食欲望。世界名菜推出的菜肴都色味俱全——菜的颜色和质地与味道一样重要。

2 世上众人公认的有三大国菜,法国、印度和中国菜。法国烹调在欧洲享有盛誉,被认为是最出色的。法国菜使用黄油、乳酪和奶油,是所有著名国菜中的典型代表:它把简单和精细相结合,利用本国的本土资源,尽显地方特色,成了真正的国际名菜。

3 这三大菜肴都有自己的重要特色,依此出名。法国菜使用黄油、乳酪和奶油烹饪,是特有的烧法,若省去这些配料,便破坏了该菜肴的全部特色。同样,法国厨师本能地会在烧菜时加葡萄酒,就象中国厨师天生会用酱油一样。第二种菜系,印度菜,以使用香料而闻名。中国则以制作世界上最可口的主食米饭而成为第三种菜系。当然,这三种菜系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共同特色。法国菜也有几样有名的米饭值得夸耀。在印度有的地区烧菜也用黄油,中国菜系中的四川菜也以它们的辣味而闻名。但是,它们确实各有各的显著特点而分成三大类的,三种菜系,依据各自不同的主要特色,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发展,持续至今。

4 烹饪风格之间的界限非常清楚,不像语言或种族界限变化那么大。印度献给世界的礼物是使用香料使食物的味道更好,而且印度烹饪,地区间差异很大,从南方非常辛辣的咖哩菜肴到北方地区稍加调料的素菜,变化之多令人赞叹。印度菜的色味,是其它菜系所不能及的。以米饭作为主食把印度烹饪和中国烹饪连在一起。中国厨师教导我们,菜的质地不应忽视。很久以前,中国人就把猛火快炒的烹饪艺术发挥到淋漓尽致, 这样烧法能保持蔬菜的鲜脆和营养。绝大部分的准备时间是用来切菜和剁肉,而不是用在真正的烧菜过程中。

5 中国菜肴地域种类繁多,使外国人眼花缭乱。辛辣、清淡、酸、甜应有尽有。中国菜最会利用自己本土产的动植物了,这一点没有别的国菜可以比得上。每种可食的蔬菜和动物的任何一部分似乎都能用来做菜。

8

6 近来,要保存民族菜肴,受到三方面的威胁:1)全球交通运输和通讯的革命,2)国与国之间贸易的增长,3)妇女社会角色的转变。

7 快捷又廉价的交通和通讯有可能会威胁到民族菜肴。来自其他国家的游客希望吃到自己习惯的家乡菜。第二种威胁来自于食物和食品在国与国之间的流通。方便食品使费时的烹饪(菜肴的)魅力荡然无存。我们能够为食品加工辩护,并且列述食品的冷冻、冷冻干燥以及罐装等技术的好处,但是西方的食品加工技术对民族菜肴不失为一种威胁。

8 最后,女性角色的转变也影响到烹饪的民族风格。这种转变对家庭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会继续影响下去。数千年来,女性一直是主要的做饭者。如果她们时间少,而且不喜爱花大量时间准备和烧饭,这就会影响家庭所吃的饭菜。而今,妇女还可以走出自己所在的区域、突破自身的经验限制,来进一步研究菜肴,收集世界其它地区的做菜理念和菜谱,并把这些融入到自己的烧法中去。然而,对民族菜肴的威胁却依然存在――这些提到的显而易见的好处甚至还加重了这种威胁。

9 保留富有特色的国菜也许与人们的行为有关。所有著名的民族菜肴,除了有种类繁多的地方菜,可用资源的巧妙利用,对世界饮食习惯的影响等方面外,它们共同具有的是对食物的态度。适度地重视饮食意味着这不只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食物对每个人的生活至关重要。做工精致、外观诱人的美味佳肴是印度、法国和中国等国菜给予我们人生的一大享受。

Unit7 从容得体德跨越文化沟壑

1 在外语学习中,学会一些简单的词组就能让你不知不觉地进入另一种文化,而丝毫不暴露你作为一个外国人的身份,但你为什么总是学不会呢?每本汉语课本都,一律从问候语开始的。但是作为美国人,每当我要送客出门时,我总是张口结舌说不出话。唐突的说声再见是不行的,然而,这就是我从这些课本里所学到的一切了。因此我只能微笑,点头,像个日本人似的鞠躬,并拼命的想找些话来说,以缓和离别的气氛,使他们觉得我确实欢迎他们再来。因此,我常常靠我中国丈夫的彬彬有礼来掩饰自己的慌乱。

2 后来,通过听别人说话,我开始学会一些使客人听了舒服的言辞,感到送客这项重要的任务,我不仅顺利完成了,而且完成得很出色。

3 对中国人来讲,送客需要有一定的礼仪和很多胜人一筹的本领。尽管没有人期望我去遵守甚至了解所有这些规矩,但作为一个外国人,我还得学会那些在送客时必不可少的表示客气及推让的话。

4 中国人觉得送客必须送到尽可能远的地方——送下楼梯到马路上,或者也许一直送到最近的汽车站。有时候,我等了半个小时甚至还要长的时间,才等到丈夫送客人回来,因为他一直把客人送到汽车站并等到下一班汽车到站。

5 对一般的或比他年轻的客人,我丈夫也许只是说:“我不送你了,行吗?”当然,客人会让她相信,从没想过要麻烦主人送他:“不要送!不要送!”

6 这样好倒是好,但当我成为别送的客人时,我的推让总是无效;而且,女主人或男主人甚至两个人都要送我下楼,并陪我走好一段路,而每下一段楼梯我都照理说一遍“不要麻烦送我了”。如果我是想走得快一点以免让他们跟上来,那只会使他们更不舒服:他们得在我后面紧追。最好还是接受着不可避免的礼节。

7 而且,那也是违背中国习俗的,因为“匆忙”最要不得。你跟别人分手时说什么呢?“慢走”。不说“再见”或“一路顺风”,而是“慢走”。对中国人来讲,她的意思是“小心”或“脚下留神”或是诸如此类关照的话,但其直译是“慢走”。

8 同一个“慢”字还被用于另一句客套话中,那就是在一顿极其丰盛美味的饭后,主人向客人(说“怠慢了”)表示他是一个不称职,招待不周的主人。

9 美国和中国的文化截然不同。美国的女主人,当别人赞扬他的烹调技术时,很可能会说:“哦,你喜欢,我就高兴。我是特地为你做的。”而中国的男女主人就不一样(通常是

9

男主人做一些高难度的菜),他们会认为“没什么好吃的”,以及没有合适的菜不成敬意而道歉。

10 同样的规则也适用于对待小孩。美国的父母谈起自己的孩子的成就时十分自豪,会说约翰尼是如何成为校队的一员,简是如何被评为优秀生上了光荣榜的。中国父母则不同,即使他们的孩子在班上名列前茅,也总是说他们非常顽皮,不肯读书以及4从来不听大人的话等等。

11 中国人谦虚为荣;而美国人则崇尚“直率”这种谦虚使许多中国人去了美国人家里吃饭时不能吃饱,因为按照中国的礼节,任何东西需要再三推让才能接受,而美国主人则认为“不要”就是“不要”,不管是第一次,第二次还是第三次。

12 最近,美国某大公司访华的一位成员向我抱怨说,关于他们愿不愿意修改某提议,中国人竟问了他们三次,而且每次美国人都清清楚楚,斩钉截铁的说“不”。我的朋友很生气,因为中国人没把他们第一次说的话当回事。我马上就意识到问题所在,而且奇怪这些美国人为什么没在去中国之前彻底研究一下文化差异。那样他们在谈判中就可以免去很多困惑和挫折。

13 一旦你知道了应答的信号和方法,生活就变轻松多了。当客人刚到的时候,我知道我应该马上问他们要不要喝茶。他们会说:请不要麻烦了。”这正是我该去泡茶的信号。

美国的进餐习俗

1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进餐习俗。美国人认为,作为一名有礼貌的客人,第一条规矩就是守时。如果一个人被邀请于六点半赴宴,女主人期待他在六点半或稍后几分钟到。因为通常是她做饭,她算好时间,以便客人到时热面包卷,咖啡和肉正好吃。如果客人来迟了,饭菜就不那么好吃了,女主人会感到失望的。如果客人不能按时到,就应打电话给男女主人,说明理由,并告诉他们什么时候能到。根据具体情况,客人有时会带一盒糖果或一些鲜花送给女主人以表谢意。

2 当客人们陆续到来时,如有女士进屋,在场的男士们应起身等女士入座后再坐下,这通常被视为是一种礼貌的行为。然而,多数年轻人和一些年纪再大一些的人,他们重视男女平等,不再遵守这一习俗。来访的客人应留意各种情况,跟在场的美国人去做。

3 客人在餐桌就坐时,按照习俗男士应帮助女士推椅入座。有些美国人现在已不再这样做了,所以来访者必须留心别人的做法,并照着他们的做法去做。如果宴会是在个人的家里举行的,在开始吃饭前,要避免(说话)尴尬,客人可以(自己不说)让别人聊。有些家庭习惯于在饭前祈祷感谢上帝,有些家庭则没有这样的习惯。如果要做祷告,每个人都静静地低头坐着,直到祷告结束。如果主人家没有这样的习惯,聊天则无需中断。

4 美国人与欧洲人使用刀叉的习惯不同。欧洲人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吃东西时两手都用。美国人则相反,尽可能只用一只手,另一只手放在膝盖上。他们要切肉时通常把叉换到左手。在不往嘴里送食物时,喝咖啡或在面包上涂黄油时,他们把叉放在自己的盘子上。欧洲人更习惯于饭后喝咖啡,没吃完饭时刀叉就一直拿在手里。

5 由于美国人进餐时经常会放下刀叉等金属餐具,一些习俗也随之形成。把勺子留在汤碗里,咖啡杯里或其他盘子里都被看作是不礼貌的。勺子应该放在可以平放的地方(如咖啡勺放在茶托上,汤勺放在汤碗旁边的托盘上,等等),但不放在桌布上。这样做就不大会把金属餐具碰到地板上或把食物碰撒出来。另一个不同的习俗是美国人和欧洲人都用汤勺的侧边和东西而不是前端。

6 美国人吃面包是不用刀叉,而是通常先把面包掰开用手拿。美国人用手拿着吃的东西还有玉米棒,芹菜,萝卜和橄榄。在美国,人们不用手来抓生菜吃,也不端起汤碗喝碗底剩下的汤。

7 如果客人在就餐时不得不离开餐桌的话,他(她)应该向女主人说:“对不起,我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