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5下降风巷作业规程详解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59: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恒源股份钱营孜煤矿 W3225下降风巷及联巷掘进作业规程

时及时补液。

三、架棚临时支护

(一)严禁空顶作业,每次掘进后,及时进行敲帮问顶,找净顶帮活矸、危岩后,前移前探梁,将U型卡子上好,楔紧木楔再上棚梁、接顶,接实顶之后再进行其它工作。进行敲帮问顶时,所有人员必须站在有支护的安全地点,严禁进入空顶区域,敲帮问顶操作人员应经过实操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施工前根据迎头实际情况(巷道坡度、高度)选择合适长度的专用找顶工具进行敲帮问顶,找顶工作应由两人配合进行,一人找顶,一人观察顶板,找顶人员要站在有支护的安全地点,观察顶板的人应站在找顶人员侧后方的安全地点,并要保证后路安全畅通,找净帮部、顶板活矸、危岩后,及时将前探梁窜至迎头,上棚梁,并用金属菱形网、笆片、塘材棍等物料接实顶板。

(三)前探梁随施工及时前移,U型卡等构件齐全,前探梁端头处要超出卡子不少于100mm,固定卡子处的前探梁与棚梁之间必须用木楔刹紧(木楔规格为L3B3H=2003100350mm),上、下山掘进时必须使用无破损的防窜钢丝绳从前探梁尾部将前探梁拴牢在已架设好棚梁上防止前探梁下窜,前探梁架设必须正规有力,若因巷道变坡,无法正常使用前探梁,采用戴帽点柱方式进行超前临时支护。

(四)临时支护最大空顶距为棚距加200mm,逐棚掘进逐棚架设,遇断层构造带时,采用管缝式锚杆或撞楔加强超前支护,具体方法为:掘进前,紧贴迎头已架设好的一棚棚梁上方以200~300mm的间距、按巷道倾角以10°~20°斜向上,用管缝式锚杆打超前撞楔护顶(管缝式锚杆规格:φ=38mm, L=3000mm),支护到巷道肩窝位置;帮部在迎头第二架棚腿内侧按200~300mm的间距以10°斜向里紧贴迎头第一架棚腿外侧打超前管缝式锚杆。管缝式锚杆末端露出迎头第二架棚梁或棚腿后侧100mm。管缝式锚杆超前控顶、控帮有效距离不小于1000mm。管缝式锚杆施工采用风煤钻或YT-28型气腿式凿岩机打好眼后,再将管缝式锚杆用枕木直接将其打入或在管缝式锚杆端头垫上木料用大锤间接将其打入;若巷道帮、顶无法采用打眼法安装管缝式锚杆时,将采用2000mm长2寸钢管制成一头尖的撞楔进行超前支护,只有在打好超前撞楔后,方可掘进施工。

- 26 -

恒源股份钱营孜煤矿 W3225下降风巷及联巷掘进作业规程

管缝式锚杆支护示意图

前探梁管缝式锚杆前探梁

第二节 永久支护技术规定及质量标准

一、锚网喷段支护质量标准

(一)锚杆间排距允许误差±100mm,矩形布置;锚杆应垂直于巷道轮廓线,角度不小于75°;锚杆孔深允许偏差为0~+50mm;锚杆露出螺纹长度10~50mm;锚杆托盘要紧贴壁面;一根锚杆上不准有两个托盘和螺帽。

(二)打设顶部锚杆时施工人员必须站在有效支护下,逐排按照由外向里先巷中后两边的顺序施工,且打好一个锚杆眼后必须及时安装锚杆,严禁一次打完多个锚杆眼后,再一次性安装锚杆。

(三)岩石锚喷巷道耙矸机前拱部与帮部分次支护时,拱部永久支护距巷道底板高度不得超过1.6m。移耙矸机后帮部锚杆必须在3个圆班内全部补打完毕。

(四)因掉顶或片帮造成锚杆外露超标的,采用加金属垫板的措施能够保证锚杆支护质量符合规定,且垫板累计厚度不超过30mm的可不予报废补打。金属垫板长度、宽度不小于锚杆托盘。

- 27 -

恒源股份钱营孜煤矿 W3225下降风巷及联巷掘进作业规程

(五) 每次放炮后,先将锚杆支护到巷道拱基线位置。施工巷道内拱基线以上复喷距迎头不大于6m,且在拱基线位置留200mm的网茬不喷,以利于帮部网片进行接茬。

(六)安装网片时要求沿巷道轮廓线铺设,网之间必须压接(绑扎)牢固,循环进尺内部采用锚杆托盘压网,循环进尺之间网片连接采用12#铁丝双股绑扎连网,网片压茬100mm,连接点间距为200mm,严禁采用退锚方式进行网片压茬。

(七)复喷之前必须由安监人员签字确认锚杆和网片安装全部合格后方可喷浆。 (八)巷道复喷成巷后,表面平整度≤50mm;墙体基础要做到实底,其深度不小于100mm;巷道坡度在50m范围内偏差±0.05%。当超挖超过规定时,喷厚超过设计规定,必须对复喷面进行二次挂网处理,避免存在安全隐患。

(九)每个循环支护工作完成后,紧靠迎头的一排顶部锚杆距离迎头的最大空顶距不大于一排锚杆排距。空顶范围内应保证初喷厚度30-50mm,施工过程中由专人负责观察顶板情况。

二、锚网梁索永久支护技术规定及质量标准 (一) 技术规定

1、顶板锚杆必须紧跟迎头,逐排由外向迎头顺序施工,每排内锚杆必须由中间向两帮顺序施工。

2、每个循环支护工作完成后,紧靠迎头的一排顶部锚杆距离迎头的最大空顶距不大于300mm;帮部锚杆滞后迎头距离不得超过5000mm;煤壁松软易片帮时应紧跟迎头。

3、锚索滞后迎头不得大于5000mm,遇断层构造时,锚索必须紧跟迎头。 4、锚索施工后,下班必须对上班施工的锚索进行检查,发现预紧力不足应及时进行二次张拉或重新补打。

(二)质量标准

1、锚杆施工应拉线作业,间排距允许偏差±100mm,锚杆眼孔深度允许偏差0~50mm,锚杆垂直岩面或巷道的轮廓线,角度误差不大于15°,锚杆丝扣外露长度为10~50mm,若因片帮造成帮部锚杆外露超长时,可在锚杆蝶形托盘内加一块木托盘,其规格:L3B3H=4003200350mm,木托盘应采用湿柳木加工而成。因片帮造成全螺纹锚杆丝扣外露超过50mm未超过200mm且支护质量符合规定,可不予报废补打。

2、巷道净宽(两帮锚杆头间距离)不小于设计宽度,掘进宽度不大于设计宽度加300mm(两帮煤壁间距离)。

3、锚索时应根据顶板岩性变化选择适宜长度,拉线作业,间排距允许误差±100mm,垂直于巷道顶板或巷道轮廓线,安装角度允许偏差±2°,锚索眼孔深度误差

- 28 -

恒源股份钱营孜煤矿 W3225下降风巷及联巷掘进作业规程

-100~0mm,外露长度150~300mm,距巷道底板小于1800mm时应加防护套。

4、掘进施工空顶距的控制:掘进机一次截割1排锚杆排距加300mm的距离。 5、锚杆托盘、锚索托盘、钢带梁与网片必须压紧贴实,紧贴煤(岩)面,网之间必须压接(绑扎)牢固,循环进尺之间网片连接采用12#铁丝双股绑扎或网片自连连网,网片压茬100mm,连接点间距为200mm,严禁采用退锚方式进行网片压茬;肩窝处采用顶板网与帮部网压茬封闭肩窝处网片必须完整,严禁空肩窝,网片压茬宽度及连接点间距同上。

6、两帮围岩条件好、不片帮、地压小的巷道,帮部底脚锚杆至巷道底板距离不得超过1m,否则不得超过500mm(以技术部业务联系单为准)。

7、顶部钢带梁垂直巷道中线布置,吊斜不得超过200mm;帮部钢带梁应垂直巷道顶、底板,且与顶部钢带梁对齐、严禁错茬;帮、顶部锚杆、锚索均应成排、成行。

8、帮部钢带要紧贴煤帮,上下山施工每6~8°要设1°的迎山角。

9、锚杆、锚索的构件必须齐全,紧固有力,并定期进行拉拔试验,并详细记录在锚杆、锚索施工台帐上,不合格的要重新补打,同一根锚杆、锚索严禁进行二次拉拔。

10、若顶板锚杆、锚索眼出水达0.3m3∕h,且锚杆、锚索锚固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锚杆进行加长锚固,在距锚索孔300mm处施工一个放水孔,放水孔应比锚索眼深500mm,采用导管排水并在淋水段安装顶板离层仪;若淋水较大,锚杆、锚索无法满足支护安全时,应及时采用架TU型棚支护。

11、工作面必须建立锚杆、锚索施工质量记录台账,并严格按照《钱营孜煤矿锚杆支护体系》执行。班队长对锚杆、锚索的施工质量负有现场管理责任,每根锚杆、锚索要责任到人,台帐由当班班队长填写、移交、管理,以便监督管理人员检查,填写时要做到内容真实,班组自检要求跟班队长负责对当班施工的锚杆、锚索进行自检,当检测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进行补打;每班应安排专人对所有破断或失效的锚杆、锚索及时进行补打,对松动的锚杆螺母应及时进行二次紧固。

12、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如果发现锚网梁索支护巷道出现异常情况,例如:顶板出现裂隙、顶板来压、锚杆锚索受力大、顶板离层仪的离层量达到报警值等异常时,立即停止该巷道施工,安全撤离人员,立即向矿总工程师及掘进矿长(副总工程师)汇报,组织相关单位分析原因,及时采取处理措施,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或支护形式,然后恢复该巷道正常施工。

13、锚杆及锚索拉拔力:顶帮部锚杆锚拉拔力均为100kN、扭矩均为220N2m;φ17.8mm锚索预紧力为100KN,锚索孔内的树脂锚固剂锚固需养护15分钟后,再装

- 29 -

恒源股份钱营孜煤矿 W3225下降风巷及联巷掘进作业规程

托盘、锁具,并使托盘紧贴巷壁,用张拉千斤顶张拉,张拉力不小于100KN,不大于120KN。

14、掘进工作面必须配备锚杆(索)台帐、秒表及2套完好的锚杆拉力计、锚索张拉机具、锚杆扭矩扳手,距迎头距离不超过100m,并要入箱保管。

15、严禁用支护锚杆(索)进行牵引、起吊物件或吊挂保险档等工作,如需使用,必须专门施工起吊锚杆(索),并做拉力检测,锚索预紧力大于100KN,在确保满足起吊要求时,方可允许使用,不合格的起吊锚杆(索)必须重新补打。

三、架棚支护质量标准

(一) 严禁空顶作业,前探梁必须与顶梁刹紧背牢,在前探梁的掩护下及时上棚梁、栽棚腿并腰帮背顶。

(二) TU棚支架与岩壁之间要铺设金属网,金属网与支架之间采用塘材花背,间距400mm(中—中),金属网沿支架轮廓线铺设,网片压茬100mm,压茬处每隔200mm用12#铁丝或采用网片自连方式连接牢固。

TU棚梁与棚腿搭接长度500mm,卡缆间距为300mm,卡缆正中距搭接边沿100mm,要求卡缆正规有劲、构件齐全;U型卡子开丝100mm,每幅卡缆必须配齐二个螺帽、两个平垫片、两个弹簧垫片,卡缆必须用机械或力矩扳手拧紧,卡缆螺丝扭矩为150N2m,拉杆数量齐全,并成行上线,紧固有力。

巷道架棚应有适当的迎山角,以保持巷道稳固,一般情况下,迎山角为巷道坡度的1/6—1/8,不准退山。

第三节 管线布置

一、管线吊挂位置

(一)供风管采用4寸(Φ108mm)钢管,吊挂于巷道掘进方向右帮,下沿距底板1000mm;

(二)供水管采用4寸(Φ108mm)钢管,吊挂于巷道掘进方向右帮,下沿距底板700mm;

(三)排水管采用6寸(Φ159mm)钢管,吊挂于巷道掘进方向右帮,下沿距底板200mm;

(四)电缆吊挂于巷道掘进方向右帮底板上2100mm处(电缆钩上端),自下而上依次为动力电缆、通讯电缆、监控线、信号电缆等。

(五)风筒采用φ600mm柔性阻燃胶质风筒,吊挂于巷道掘进方向左帮,风筒下沿距巷道底板不小于1800mm。

二、管线吊挂标准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