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高中政治论文:浅谈时政资源在高中政治校本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2 0:24: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中政治论文

借得梅花一缕魂

-----浅谈时政资源在高中政治校本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

摘要:在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有机的组成部分,校本课程

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合理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能够使课程改革顺利达到预期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是能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高中政治教师,深深感到时政资源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运用得当,能够更有效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关键词:时政资源 高中政治校本课程 开发和利用 基本流程 兴趣性原则 典型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针对国家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因此,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日益成为教育研究的新热点,也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政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一直都在关注着时政资源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时政资源是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补充,是我们学习必修模块知识的载体。因而,时政资源在高中政治校本课程中若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所以,我认为,在校本课程中应充分开发和利用时政资源。

(一)时政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中的目的和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落实课本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生眼中,高中思想政治课往往是:内容枯燥、照本宣科、脱离实际、训斥说教、言之无物。如果说,政治课堂教学是美味佳肴,要色、香、味俱全,那么时政资源就是增鲜的味精。首先它作为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补充,是我们学习必修模块知识的有机载体。其次它以鲜活性,体现着思想政治课与时俱进性质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它的开发和利用能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学校安排的每周一节校本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时事大家说”或“时事演讲”等活动。就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或重大革新,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个人评点,最后结合教材内容解决问题或书写政治小论文等。以此达到在讨论中澄清模糊认识,提高思想觉悟;在评点中运用所学的书本原理和知识,有理有据地分析当前的热点问题,提出个人独到的见解。使学生从具体形象生动感性的材料中领会、理解和掌握抽象复杂的政治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时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高三年级总复习阶段也特别有价值,我们从学生了解或关注的国内外重大热门时政话题或现实生活中的某个话题入手,让他们用所学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

与哲学四个模块的观点分别进行判断、分析,从而进一步落实书本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比如,一段时期,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慈善总会“尚德诈捐门”事件、青基会的“中非希望工程”的“卢美美”事件等通过媒体报道,使中国的慈善机构被置于风口浪尖上。2010年,我国慈善捐赠占GDP的比例仅为0.01%,而美国的比例为2.2%,相差220倍。这些事件不仅引起社会广泛影响,也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关注。我就利用这一时政信息,组织学生分析有关话题:(1)结合文化对人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慈善事业起步较晚的原因。(2)请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知识就如何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向政府、企业、公民提出合理化建议。(3)有人认为:有钱的富人应该去做慈善,普通百姓就不用去做了。请运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评析。

因为时政资源中蕴藏了许多理论知识,让学生去挖掘,去讨论,互相交流,在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然后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又有效地促进高中政治必修课内容的教学和落实,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时事政治教育,教师从“教”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德育工作。当前社会文化呈现多样性特征的同时,问题也与之而来。价值观念的缺失、道德滑坡等问题尤为突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当代的中学生,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因此,教师在教学上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时政资源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从时政事例中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让学生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例如我在校本课堂中选了河北保定“油条哥”的事例:2012年5月25日河北保定“油条哥”:“卖的不是油条,是生活”---他独特的经营理念赢得了众多了市民的信任,被大家称为“油条哥”。“油条哥”是善美保定的楷模!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崇信、重义、尚合、争先的新时期保定精神。说完这事例然后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你们认为油条哥凭什么能赢得了众多了市民的信任?” “从经济、文化、哲学角度分析油条哥的经营理念?”课堂上学生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的非常激烈,争先恐后的发言。吴XX说:“油条哥炸的不是油条是承诺,是让市民吃得放心、安心的承诺;是正确的价值观。”蔡XX说:“油条哥炸的不是油条是道德,是一个普通公民真、善、美的具体表现;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集体主义原则。”戴XX说:“油条哥的油条从不欺客,油条哥的油是诚信准则,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所以,要求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要依法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通过一则普通时事新闻让学生明确了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反对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反对损人利己的行为;要遵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合法经营。进而引导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时政资源中有着一张张让人为之动容的鲜活面孔,一件件饱含德育精髓的感人事例,这些与枯燥乏味的说教相比,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好比是一股“润物细无声”的神奇力量,来得更加深刻,更加到位。长期下去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课重在德育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提供探究性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课改促使了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学生由单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发现式相结合的学习,除了自主学习还应学会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时政新闻的学习没有现成的课本,这就要求同学们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这有利于激发学生运用知识探究事物、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可以提供给他们更多想象、思考、创新的空间。而这一过程也恰恰于无形

中培养他们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例如我开了一节“典型宣传、榜样示范”为主题的探究型校本课程,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搜集信息。出乎我的意料,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不仅搜集了“全国道德模范”乃至基层先进模范党员的事迹,并整理了“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乡村医生” “最美教师”“最美温岭人“等等一系列的感人事迹,还自主总结归纳出“美”的共同点。于是在课堂上,我们就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探究:①榜样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②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青年学生应如何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时政资源在校本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改变了政治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索,拓宽了视野,发展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时政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中的具体策略 1、时政校本课程的基本流程: (1)课前延伸

①以“时政大家说”作为时政校本课程的主题,引导学生关心了解时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②学生以6人为一组,每组同学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搜集在近期特别是一周内的国内外热点、焦点以及身边发生的事件,从中选择一个作为本组主持“时政大家说”时的主题。(主题既可以由老师确定,也可以师生共同确定,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确定。)

③围绕“时政大家说”确定的主题,学生分工合作,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广泛搜集最新时政资料。 (2)课内探究

①确定主题。各组根据自己所选的主题,把搜集来的有关资料进行汇总、筛选,设计问题;写出方案或制成课件。然后大家讨论共同选定一个作为本节校本课堂的主题。

②交流展示。 在每周固定的一节校本课上,由主题当选的小组选出本组代表上台主持“时政大家说”活动,主要内容一般有:时政概况介绍、理论分析、问题讨论等。时间为25分钟左右。 ③相互点评,因势利导。(时间为15分钟左右) 先由其他同学对该组的情况进行点评,然后老师再作补充,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对理论分析中的某些不足给予纠正,让学生加深对必修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3)课后拓展

根据课上各小组展示的时政主题,结合同学分析、教师点拨,联系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撰写政治小论文,或以考试、考查等形式进行总结性评价。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品德素养,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

2、时政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中应坚持的原则: (1)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动力,只有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方法、环境产生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参加与学习。在开发时政资源,确定时政校本课程主题时,切忌选择那些专业性高,学生根本听不懂,或枯燥无味的时政资源。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学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时政资源。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思维就会激烈冲荡,产生难以想像的创造力。如:我们在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布置“聚焦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这一贴近学生实际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