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10:42: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524
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型”发展阶段,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贡献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判断)正确 525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两头在外”:生产中所需的高纯度多晶硅和生产设备主要来自国外,而大部分光伏产品也依赖国外市场。(判断)正确 526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但是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已相当严重。(判断)正确错误 527
我国能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决定了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大,清洁能源比例较低,CO2排放强度高,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异常突出。(判断)正确 528
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煤炭,燃煤发电占电力结构的80%。(判断)正确 529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判断)错误 530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08万亿千瓦时/年,约占世界总量的1/6,平均功率为6.94亿千瓦。(判断)正确 531
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判断)正确 532
我国水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判断)正确 533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三位。(判断)错误 534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判断)正确 535
我国在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重点应该放在低碳产业的发展。(判断)正确 536
系统化技术是能够将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变成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判断)错误 537
新材料技术被誉为“高技术的基础”,是介于基础科技与应用科技之间的应用性基础技术。(判断)正确 538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蕴含了节能减碳的价值品质。(判断)正确 539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判断)正确 540
循环经济倡导一种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理念,是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创新,是实施可持续
56
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的途径。(判断)错误 541
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本质是一种经济控制模式,按照减量化原则,通过源头控制减少CO2排放,即减碳。(判断)正确 542
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力是指市场机制。(判断)正确 543
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力是指市场机制。(判断)错误 544
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力是指政府行为。(判断)正确 545
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模式的两个特征。(判断)正确错误 546
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是有机结合的。(判断)正确 547
循环经济遵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合流程,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判断)正确 548
要缓解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根本出路在于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尽快改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源高消耗、低效益和粗放经营的局面,坚持走资源低消耗、高效益的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判断)正确 549
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判断)正确 550
意大利广泛使用低碳经济这个词汇。(判断)错误 551
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判断)正确 552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判断)正确 553
由于气候变暖,近百年来极冰的大量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0厘米。(判断)正确 554
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属于零碳技术。(判断)错误 555
再利用技术通过对重要元素的循环代谢分析,将在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判断)正确 556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判断)正确错误 557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全建立起来,政府、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弱化,企业、公众和中介组织成为最广泛的参与主体,
57
各自主动履行其基本职能,彼此之间协调统一,良性发展。(判断)正确 558
针对企业的制度主要包括发展规划编制与统计考评制度、资源环境产权制度、绿色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等。(判断)错误 559
中国2010年北京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判断)正确 560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应使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判断)正确错误 561
中国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判断)错误 562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当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十位。(判断)错误 563
中国是一个煤炭消费大国,2007年煤炭消费占全球的30%左右,国内一次性能源需要中,煤炭占70%,电力部门90%的燃料是煤炭。(判断)正确错误 56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判断)正确 565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判断)正确 566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判断)正确 567
自从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央政府的财政收人占GDP的比重开始减低。(判断)错误 568
自然界对人类的猛烈报复,说明人类再也不能采用征服者统治异民族的方法来对待自然界,而应当在改造的同时,积极地加以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双方的协调发展。(判断)错误 569
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民间机构牵头,企业,社会团体,政府共同参与促进碳的减排,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判断)正确 570
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判断)错误 571
综合能耗强度这个指标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数据需求量不大且易于被决策者和公众理解;其缺点是过于笼统。(判断)正确 572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判断)正确错误 573
“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
58
济》中。(填空)P30 574
SWOT分析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H·Weihric教授提出的。(填空)P115 575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填空)P91 576
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填空)P47 577
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填空) 578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 低碳文化 )软实力的支撑。(填空)P149 579
发展( 低碳经济)是我国迈向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填空) 580
可持续发展理念自1972年首次提出以来,已深入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特别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的(特殊循环经济)模式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填空)P158 581
理论界关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分析,主要涉及理论障碍、(观念障碍)、管理障碍、制度障碍、(技术障碍)和效益障碍等方面。(填空)230 582
力行低碳消费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管齐下”。(填空) 583 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位居世界第(二),2008年我国汽车的碳排放高达4.5亿吨。(填空) 584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填空) 585
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近50年的气候变化很可能主要由(人类活动 )造成。(填空) 586
人靠( 大自然 )生存,也靠它发展。(填空)P193 587 人口、(环境)、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人口与后两者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填空) 588
(煤)石油、(天然气),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填空) 589
(太阳能)是首屈一指的绿色能源,其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填空) 590
(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填空) 591
59
太阳能发电系统可分为太阳能(热发电)和太阳能(光发电)两类。(填空) 592
太阳能作为“(低碳经济)”发展中最优质的资源,其利用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低碳经济的前进步伐。(填空) 593
探索中国特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的组要途径,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 机制 )。(填空)P270 594
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型”发展阶段,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贡献)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填空) 595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设计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填空) 597
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指的是各类资源在(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的循环流动模式。(填空) 598
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源动力、(主动力)和协动力三种类型。(填空) 599
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各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填空 ) 601
有数据显示,交通工具是目前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填空) 602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填空) 603
中国的能源消费对(煤炭)的依赖程度很高,它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填空) 604
自20世纪(90)年代末,循环经济理念传入我国,国内有识之士开始研究循环经济并掀起了一股热潮。(填空)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