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无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15: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一单元学习导读】

中国是主要的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我们的祖先在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的同时,在思想文化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与西方基督教一统天下不同,中国古代文化明显地显示出多元性的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儒、佛、道三家影响最大,它们之间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突出特色。其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形成于春秋时期,其创始人分别是孔子和老子;佛教思想在汉代传入中国。

虽然古代中国思想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是中国古代思想又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特点。

本章除了学习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以外,还介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和思想。 学习本单元内容,要注意:

1.把握两条线索:一是古代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的多元化发展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二是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和构建基本的知识结构体系,归纳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并把各种思想放到当时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分析评价。

3.要与现实相联系,体会古代思想文化成果的现实意义。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学习目标】 一、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二、课标解读:

1、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2、通过比较黄老之学与董仲舒儒学的不同,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与思想是紧密项链的,对一种思想的评价要考虑到它与整个社会背景的关系。 【学法指导】

1、注意同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的比较,来理解董仲舒的儒学已不是先秦儒学,而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

2、阅读教材中的“知识链接——孔子由凡入圣的历程”,进一步理解自汉武帝以来历代统治者尊崇儒学的根本目的。 【自主学习】

一、概述黄老之学的思想内容,简析黄老之学成为汉初指导思想的原因和作用。

二、结合黄老之学,指出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

三、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1、来源:

依据 学说,融合 、 以及 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2、内容:

①新儒学的基础是 学说。神化皇权,宣扬 ,人君受命于天,统治天下,所以应当 。同时提出,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因此人君必须__________,实行 。 ②强调君王施政应 为主, 辅德,并提出 “五常之道”人伦道德标准;而 则为天经地义、绝对不能改变的“王道之纲”。 3、影响: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 和 上的一件大事。 ②儒学在政治上,占据 地位,有利于巩固 和稳定 。 ③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 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地位。 【自主探究】

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2、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 “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C. “性善论” D. “大一统”的思想

3、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什么主要趋势?

【合作探究】

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

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李斯、董仲舒所主张思想的共同目的。

2、二者不同的主张对中国思想的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泛指雌性的牲畜)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概述汉初至武帝时社会经济的变化状况。

2、分析这一变化与汉初统治思想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课堂检测】

1、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2、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促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