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拓展练习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5:16: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拓展练习设计

作者:杜天东

来源:《教师·中》2011年第09期

摘要:拓展练习设计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数学拓展练习设计可分为迁移性、反问性、综合性、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六种设计。练习的布置要灵活机动,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练习的结果要公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拓展;练习

作者简介:杜天东,男,甘肃省临洮县峡口镇峡口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所谓“拓展练习”就是指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或师生合作学习新知后,教者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拓宽、伸展性训练。该环节运用得好,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数学拓展练习应遵循的原则

(1)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我们在设计拓展练习时要以“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做到精心设置、难易兼顾。既考虑到学生个体,又照顾到学生全体。

(2)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我们在设计拓展练习时要抓住不同学段儿童的心理,设置他们既感兴趣又乐于接受的练习,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并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拿下誓不罢休”的精神动力。

(3)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使数学问题富有生活情趣,尽量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题。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就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

二、数学拓展练习设计实例分析

(1)迁移性设计。就是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而设计的练习。如:在3∶7这个比中,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几?该例的知识联系点是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此法设计,可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得到沟通,获得解题灵感,既复习旧知,又巩固新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反问性设计。即将原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互换后设计的题型。例:小东看一本故事书,看了3天,每天看30页,第四天应从第几页看起?(原题)拓展后变成:小东看一本故事书,第四天从第91页看起,前3天平均每天看多少页?运用此法设计,可使学生加深对各种数学关系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的训练目的,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3)综合性设计。即用两个和两个以上的知识点才能求解的题型设计。该题型在拓展练习设计中运用比较广泛。例:要在一个周长为25.12厘米的圆外做一个最小的正方形,所做的正方形比圆的面积大多少平方厘米?运用此法设计,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具有立竿见影之效。

(4)实践性设计。指学生需动手动脑操作和调查研究才能完成的题型。例请你用步测的方法,计算一下你家到学校的最近路程大约有多少米?运用此法设计,可使学生通过练习,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吸收营养,体验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 (5)开放性设计。它包括条件开放、问题开放、解法开放、答案开放四种形式。平时练习中,“先补充条件再解答”属于条件开放;“先补充问题再解答”属问题开放;“一题多解”练习属解法开放。至于答案开放的题目也不少。例:一块长方体豆腐,切三刀可以分成几块小长方体?(答案:4、5、6块都可以)这种拓展性练习,有利于“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在数学的大千世界里有着魔术般的变化,需好好把握。

(6)探索性设计。该题型设计的最大特点是难度大,解题思路不明显,需要通过反复尝试验证才能破解。例:小丽今年8岁,妈妈34岁,再过几年妈妈的岁数是小丽的3倍?拓展性训练最具挑战性,很受学生欢迎。 三、数学拓展性练习的操作过程

(1)练习的布置要灵活机动。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品质是有差异的,为此对学生练习的时间必须予以保证。像迁移性练习、反问性练习解题难度小,可放在课内完成。对于综合性练习、实践性练习和开放性练习所需要的时间较多,应留到课外去完成。而探索性练习由于难度大,只能让学生选做不要强求。

(2)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就是学生在练习时可自由发挥,独立完成;也可合作交流,共同完成;还可采用游戏式、检测式、竞赛式等来完成。

(3)练习的结果要公开。每次练习要有始有终。教者要对学生的练习结果给予评价,让学生弄清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练习中遇到困难,教师还应给予点拨。使设计的拓展练习真正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总之,教学拓展设计的原则是不变的,而设计的方法是可变的。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究和研讨,新的方法就会应运而生,我们的教学工作也会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