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以经典诵读为载体推动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7 20:22: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以经典诵读为载体推动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结 题 报 告

(2018年11月13日)

一、前置

顺德区陈涌聚龙小学叶卉妍、叶健、麦淑娴及行政、科组长、课题组成员及近三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参与的《以经典诵读为载体推动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于2018年4月结束,提出申请结题。2017年4月课题立项以来,学校上下高度重视以课题研究来引领学校工作,围绕“打造教育强镇,重塑聚龙品牌”发展战略和“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一技之长”学生培养方向,积极创建书香氛围,让经典滋润学生童年,让阅读伴随师生成长,突出“诚以致雅 毅以达儒”校训,有效促进了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步伐。实验证明:以经典诵读为载体的课题实践,对于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促进学生人文底蕴的培养具有一定意义,校方也通过课题实践研究,探索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简言之,该项课题研究有价值,可操作,有效果。

二、正文 (一)课题提出 1.问题背景

2014年11月,国家有关部门发文号召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中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特别是孔子学院当

1

中也将“经典诵读”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课程讲授,可以说,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通过经典诵读养德行、学做人、促成长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心和使命。学校自201X年就已经在全校范围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总结,活动的开展效果不断彰显,“经典诵读”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日前,在对兴趣不高、重视不够、形式单一、时间不充裕等现状分析解决后,“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必设课程并愈加完善,师生大有收获,学校全体师生全员参与,全情投入,诵读热情日益高涨、气氛浓厚,创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培养学生诵读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工作有序推进。

2.研究设计

经典诵读(又称“中西文化导读”或“古诗文诵读”)始于1994年,旨在倡导利用13岁前记忆黄金时期,诵读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以夯实文化修养基础,健全儿童的人格、道德和智慧,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国学经典,口诵心念,熟读成诵。南怀瑾先生曾指出儿童诵读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我校经典诵读教学的开展,旨在根据经典诵读的精神和理念,精心挑选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及意义的经典读物来传递精神能量,通过诵读与校本课程结合,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办学特点的德育课程,坚持每日至少诵读经典一刻钟等,将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巧妙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以文学作品读物中的人文精神来推动课程的建设,培育儒雅少年,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丰厚的文化基础,达成学校的德育办学

2

特色的目的。

(二)研究过程

为促进课题实施和活动有效开展,主要经历了诵读调查研究(2017年4月至2017年7月)、资料搜集(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及结论分析(2018年3月至2018年4月)等三个阶段,重点操作阶段,课题组根据学校学生心理和年龄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内容,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展开,按低年级重兴趣、中年级重语文教学结合、高年级重经典美文拓展等原则进行编排,促进各年级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做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旨在有效的把经典诵读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以经典诵读推动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从而构建“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经典诵读模式。

1.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经典诵读的论文、著作等,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学习经典传统文化著作,了解文明礼仪知识,收集国内外有关研究的资料,做好调查工作,为课题研究提供思路和理论根据。通过文献研究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

②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和要求,将研究工作与我校儒雅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不一的经典诵读活动,发现、分析学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教师即研究者”“学生即创造者”的思想,营造清新大气的儒雅校园,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