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职业道德与法律》最新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17:32: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导入新课:

第三单元导语和第六课导语,了解本单元知识结构,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1)探究活动:谁先到达?用PPT出示材料:甲乙二人分别骑着有车刹和无车刹的两辆自行车,从A地到B地同向出发,大约有红绿灯20个,请问谁先到达目的地?为什么?

(2)在学生阅读、讨论、回答的基础上,点评归纳,使学生明白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二者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我们做最好的自己,不仅要提高道德素质,而且要学法、提高法律素质。由第二单元的学习过渡到第三单元的学习。

(3)设问“我们学法、提高法律素质的意义何在?”过渡至本单元知识结构。 (4)导入本节课教学内容:对于我们中职生来说,学法、守法首先要从遵守什么开始?

讲授新课: 一、增强规则意识 (一)规则与秩序 1、人类的活动是受制约的 2、规则的重要作用

3、人们要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多方面的 (1)探究活动一:马的缰绳和课堂纪律

阅读教材第65页镜头一、二中的文字材料,提出问题:缰绳在驭马时起什么作用?课堂纪律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时有什么作用?

(2)讨论和归纳相结合:约束,保证马的正确前进方向和驭手到达目的地;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和学生学到知识。然后归纳导出:复杂世界是有秩序的,人类活动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则的制约。明确规则的制约保障秩序的稳定。点明制约人们活动的就是人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是多方面的。

(3)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探讨平时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纪律就在自己身边,明确规则的作用,解析孟子和克雷洛夫的名言,指导学生阅读课前印发的材料“骑

41

手的故事”,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必须能控制住自己所有的情绪与行为。如果我们不能征服自己,就会被别人所征服。自律来自于自我控制。

(4)探究体会:请同学以徒手和借助圆规、直尺工具两种方式分别画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观察学生、请反应最快的两位同学在黑板上作图,一位徒手作图,一位借助工具作图。学生分析后进行赏析性点评、归纳。“有规矩才成方圆”,说明各种社会组织都会有其相应的规则,有规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特点。

(二)纪律与法律 1、纪律的含义及作用 2、法律的含义及规范作用 3、纪律与法律的共性与区别

(1)漫画“马的缰绳”,设问过渡:缰绳寓意什么?请个别学生回答。在此基础上明确纪律的含义:纪律,是指社会一定组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活动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行为准则,强调纪律是一种行为规范。

(2)探究活动二: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7页材料“古代军纪”,请课前预习较好的学生解释含义并表扬他,以此强化学生遵守纪律的意识。

在学生讨论回答基础上归纳纪律的作用,明白纪律带给人的不仅是限制和约束,更多的是自由和空间。引导学生明确规则意识,主动将他律变为自律,成为有更高道德境界的公民。

(3)探究活动三:王某维权事件

阅读教材第66页案例,在搞清案由的基础上,问题:港务处依据什么对王某做出停职检查的处理?法院依据什么裁决这一劳动纠纷?什么是法律?纪律与法律有什么异同?

组织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在讨论基础上进行赏析性点评,同时纠偏,进一步使学生明确违反纪律有危害,感到不光要依法维权,还须时刻遵纪守法。

阅读教材第67页“链接·法律的规范作用”,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接着以表格形式归纳纪律与法律的异同,指导学生完成表格。明确纪律和法律都是规则,都应当遵守,我们应该做遵纪守法的人,引出第三个问题,着重强调法律是人们行为的首要准则,明确法律的权威性。

(三)做遵纪守法的人

1、职业活动中不遵守规则的危害 2、要克服违纪违法的不良心理 3、讲道德,避免违纪违法

(1)探究活动四:王某、徐某两起事故

42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8页镜头一、二中的文字材料,提出问题: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是如何造成的?怎样才能避免?

(2)探究活动五:三种违规的心理原因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7-68页镜头一、二中的文字材料,结合教材第68页“链接·青少年常见的违规心理”,讨论、回答提出的问题:上述三种现象违反了什么规则?在我们身边的学生身上有没有发生过上述行为?要避免上述恶果需要克服什么不良心理?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强调要求学生克服不良心理,自觉涵养道德,理性对待规则,让规则常驻心中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板书设计:

二、建设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依法治国的内涵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43

3、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1)探究活动六:山杠爷案例

阅读教材P69-70提出问题:山杠爷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好,事情就一定办得好吗?治理村庄应该依据什么?山杠爷违法侵权表现在哪些方面?山杠爷的教训给我们什么启发?

在讨论的基础上,每组学生代表回答一个问题,竞答最后一个问题。教师进行赏析性点评并进行纠偏,对观点新颖、见解独到的学生予以特别表扬。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指出:德治要与法治结合,必须依法治村、依法治国,法治是治理国家最合理的模式。

设问过渡: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

党的十五大郑重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正式写入宪法修正案。

(2)请一名学生回答“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接着教师从依法治国的领导者、主体、依据、客体、目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内涵。点明法治是对人治的否定,是我国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

(3)探究活动七:房地产开发商案

阅读教材P70页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涉及依法治国的哪些要求?开发商不执行法院判决,该怎么办?说明什么问题?

在讨论、发言基础上,教师归纳,明确指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告诉学生生活中的侵权现象时有发生,要学会依法维权,加强法治建设,同时说明我国加强法治建设任重道远。

(4)板书:有法可依──前提条件、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和重点、违法必究──必要保证。

(5)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

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令人不敢破坏规则;德治,以其感召性和劝导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让人不愿破坏规则;法治与德治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1、要崇尚法律的权威

44

2、政府要依法行政 3、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 (1)探究活动八:邱某害夫案

阅读教材第72页案例,提出问题:邱某毒死丈夫的原因是什么?她可以结束“治愈无望、濒死状态”丈夫的生命吗?对邱某的处理,是按照民意还是依照法律?这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相结合,强调在法治国家,情、理、法,法为先。引入案例“法重于情”,感召学生崇尚法律权威,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2)探究活动九:佘某案件

阅读教材第72页案例,提出问题:对佘某的错判失误在什么地方?佘某被迫承认莫须有的罪行,服刑11年,给我们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归纳:司法为民,司法必须公正,司法改革任重道远,我们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3)结合教材第73页第一个“点评”,强调抓四个环节。 (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2、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及对公民的要求 (1)思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有哪些方面?

阅读教材第73页的第二个“点评”,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其不同组成部分的各自作用。

(2)引入温家宝“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的讲话,强调为了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我们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先请学生介绍课前搜集到的案例,对积极参与交流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其观点作点评、纠偏,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在行动上树立公平正义理念。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4页“链接”,深化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抽象概念的理解。

(3)探究活动十:公正切分蛋糕

阅读教材第74页活动框文字材料,调动学生思维,讨论问题:能否公平分蛋糕?有别的好主意吗?有何启示?

归纳:条件不具体,判断是否公平的角度不同,但只要制度正义就有利于保证公平,强调我们要树立公平正义观念,培养公正意识,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做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关心他人、刚正磊落的人。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