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新跨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0 21:36: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新跨越

徐冠华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指引下,我国科技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科技改革与发展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为目标,实现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新跨越。

一、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布局已经形成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到80年代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再到90年代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深化对科技进步的认识。特别是在过去13年里,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得到了新的调整和完善。

1.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引导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在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一步战略目标后,如何进一步让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实施第二步战略提供坚实有效的支撑,成为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江泽民同志就此指出:“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机制,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七中全会以及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都明确提出,要抓好一大批投入少、效益好、见效快的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作为这一阶段的重要标志,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成果推广计划等国家级科技计划相继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全面实施。市场机制开始在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工作运行中发挥出基础性作用,大批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投身于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仅星火计划就引导全国上万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大中型企业的100多万科技人员参与其中,以多种形式支援农业和乡镇企业。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在同年5月26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九五”计划和长远规划的重要内容。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再次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方略之一,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和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3.加强科技创新,实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明确了通过深化改革,从根本上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在同年召开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关键是要加强和不断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对这个问题,不仅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而且要使

全社会都树立这样的意识。”我们“必须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摆在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这要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更需要通过推进科技创新获得竞争优势,寻求跨越发展和后来居上。为此,科技部等有关部委相继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为推动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启动,与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为目的的“技术创新工程”、以培养科技人才为目的的“211工程”相互关联,有机衔接,在国家宏观层次上形成比较完整的总体科技战略布局。 二、科技事业突飞猛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加。1990年全国R&D(研究与开发)投入为125.34亿元,占GDP的0.68%;2001年全国R&D投入为960亿元,达到GDP的1.0%,其中企业投入超过60%,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通过实施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等一系列科技计划,我国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大量的创新性成果。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实力已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1.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创新性成果不断涌现

基础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如被称为“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大陆科钻1井”顺利完成先导钻孔任务,并取得有关数据。首次发现距今约1.45亿年的被子植物化石——辽宁古果,将此前国际公认的最早被子植物起源时间又上溯1500万年—2000万年。1999年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加了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中国科学家由零起步,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承担的测序任务,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在2001年宣布完成。该成果被誉为基因研究领域“最重要意义的里程碑性工作”,对“新世纪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具有全球性的影响”。这一系列科学发现和发明极大地振奋了我国科技界的创新精神,增强了科技界的凝聚力和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促进了我国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高技术研究领域成果显著。如高性能计算机关键技术的突破,使我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计算机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中,由我国首次提出并开发的TD—SCDMA系统成为国际电信联盟正式采纳的国际通信技术标准。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样机研制成功,使我国对地观测的技术手段和装备水平大大提高。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S)的突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至今除美国之外唯一能够两次获得标志该领域最高国际水平的SME大学领先奖的国家。6000米水下机器人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这种技术的国家之一。一批“中国牌”的重要非线性光学晶体新品种的诞生,使我国在人工晶体的研究开发方面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2000年至今,先后3次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号宇宙飞船,在世界上仅次于美俄两国。 2.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1991—200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产值从3000多亿元增加到18000多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超过同期全部工业年均增长速度10多个百分点,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一大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型企业成长起来。到2001年底,全国民营科技企业达100950家,技工贸总收入18471.39亿元,从业人员644.23万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成为拉动外贸出口增长、优化外贸结构的主导力量。1991年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不到30亿美元,2001年提高到465亿美元。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先后在一些智力资源相对密集的大中城市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2001年,53个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

11928亿元,实现利税1285亿元,出口创汇226.6亿美元,10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60%。不少高新区已经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骨干力量,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辐射带动效应日趋显著。

3.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不断增加

——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增产增收。据统计,1978年中国水稻每公顷产量为3.97吨,到1999年达到6.15吨,2000年进一步达到10.5吨。10多年来,我国农业新品种每5年更新一次,每更新一次增产粮食10%以上。仅杂交水稻一项技术,就为我国增产粮食累计3000多亿公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获得中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

——科技进步推动制造业技术升级。通过重点组织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和“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这两项制造业重大共性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我国制造业在关键技术研究、应用软件产品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CAD技术已广泛普及应用于机械、工程设计、船舶、航空航天、汽车、轻纺等行业。CIMS技术10余年来共获专利57项,软件登记34项,国家级奖励13项。

——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水问题方面,先后组织开展有关水资源合理调配、湖泊污染治理、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处理以及洪涝灾害减灾等方面的科技攻关;在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开发了有关水土保持技术、荒漠化防治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等;在全球环境方面,针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以及相关的公约,研究提出了我国参与的方案、原则和对策,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人口与健康方面,针对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了系统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研究,成功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和医疗器械。 三、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科技体制改革经过10多年特别是近3年来富有创造性的实践,在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科技和经济、知识和资本的结合更加紧密,科技型企业大量涌现,市场在科技运行和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明显增强。

从1999年至今,以加强科技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重点,对科研院所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一是推动应用型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这是对我国科技结构和布局的重大调整。转制后的科研机构,在体制上由附属于政府转变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和法人实体,在机制上由政府主导型的事业机制转变为市场主导型的企业机制。二是对涉及36万人的公益类科研机构实行分类改革。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公益类科研体系,是按照行政区划对应设置的,重复分散现象十分严重。自2001年开始,国家正式启动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按照企业化转制、按非营利性机构运行和管理、进入高校等方式进行分类改革。三是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按照中央确定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中科院以加强基础研究、增强源头创新能力为目标,开展了深层次的结构调整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通过凝练科学目标、精干科研队伍和加强基地建设,重点加强几十个机构和近两万人的研究队伍,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机构。 根据2002年4月的统计结果,转制科研机构在市场竞争中为行业科技进步服务,既发挥了作用,又取得了效益,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290个转制科研机构,2001年实现总收入199.1亿元,比1999年增长52.5%;实现利润总额15.1亿元,是1999年的2.6倍。同时,科技体制改革为人才尤其是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促使我国科技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科技人才素质不断提高,基本形成了配置合理的科技人才梯次结构。1990年,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