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精选教育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7 1:10: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标新立异。如,学了《海伦?凯勒》一课,我出一道想象题:以“假如我是海伦……”为话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写话。学生谈及的内容可能是“我很有可能就这样消沉下去”,这就从反面突出了海伦的伟大;可能是“我要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残疾人身上”;使学生理解“以爱报爱”的道理;可能是“我也会振作精神,与命运抗争”,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学生在思考中,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得到了发展。我给予充分肯定,并表扬他们爱动脑筋,敢于求异创新。

发散性思维能获得更多的创新思维。要更多地产生新方法,更多地获得创造性思维,必须先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能够打破我们头脑中的框框,使思路由此及彼,由点及面,产生左右逢源、四通八达的效果。在发散思维获得众多不同想法的过程中,往往包含着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新想法,这正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比如,教学《蝙蝠与雷达》时,老师可这样启发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已经知道,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使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发明也是人们从动物或植物身上得到启示的呢?并出示填空题:人们从 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 ,使 。此时,学生踊跃发言:(甲)人们从鱼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使潜水艇能在水中自由沉浮。(乙)鲁班从带锯的小草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锯,使砍伐树木的速度加快了许多。(丙)人们从鸟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

飞机,使人们飞上蓝天的梦想实现了。于是我顺水推舟,先作了总结:前人用他们的智慧发明了这么多东西服务于人类。你是否想过要从什么东西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什么呢?我把这作为回家作业,让学会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到社会大课堂中去思考,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与××》的作文。以上教学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既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对学生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陶行知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总而言之,创新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爱求索、爱创造,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捕捉学生创造性思想的火花,鼓励学生探索,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获得创新的乐趣。今后更应该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在新课改进程中与时俱进,进一步探究教育创新的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