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15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6:04: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应用文的十类十五种

国务院办公厅于一九八七年二月十八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把除外交、军事、法律等方面外的机关应用文划分为十类十五种: 第一类包括两种:《命令(令)》、《指令》。《命令(令)》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发布重要法规,采取重大的强制性行政措施,任免、奖惩有关人员使用的。它又可分为公布令、任免令、授予令、指挥行政令以及特赦令、动员令、戒严令等等。这些《命令(令)》又可分为带附件的(如公布令)和不带 附件的(如指挥行政令等)。《命令(令)》在军事部门使用更广泛,更经常。《指令》则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发布重要指示性和规定性相结合的措施或要 求时使用的。这种文体目前很少使用,已逐渐被《决定》、《决议》所替代。 第二类是《决定》和《决议》。《决定》是对某些问题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时使用,比如:《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等。《决议》是经过会议讨论通过,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比如:《关于修?lt;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中国

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它比《决定》内容更带有全局性,形成过程更严格,但它的指令性不如《决定》强。 第三类是《指示》。主要用于对下级机关布臵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比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书代劳的指示》等。 第四类是《布告》、《公告》、《通告》。《布告》是公布应当普遍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使用,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关于保护森林禁止乱砍滥伐 的布告》、《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布告》等。《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件时使用的文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有时把某件事告知社会或特定对象时也用《公告》,如银行、法院、文艺演出等。《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需要知道的事项时使用。比起《布告》来,专业性相对地强一些,告知对象的范围也小一些。如《天津市市内电话局关于宜兴埠人工电话站改为60局的通告》《、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维护铁路秩序的通告》等。 第五类《通知》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用《通知》。 第六类《通报》,主要用于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机关知道的事项。它与通知的区别是,通知要求贯彻执行,具有一定约束力;通报则只起倡导、警告、启发和沟通情况的作用,如《关于情况的通报》、《关于科学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的通报》等。 第七类《报告》、《请示》。《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篇二:应用文的种类

应用文的种类

应用文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角度)划分成不同的类别。

(一) 按其处理事情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公务类应用文和私务类应用文。公务类应用文是指为处理国家和集体的事务而写作和使用的应用文,即通常所说的公文。

私务类应用文是指为处理个人的事务而写作和使用的应用文,即通常所说的个人日用文书。

(二) 按表达方式划分,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记叙文是以记叙作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应用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作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应用文;议论文是议论作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应用文。 (三) 按使用领域划分

1、 行政类应用文

行政类应用文包括重要公文和常用行政公文。重要公文指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中所规定的:命令(令)、议案、决定、公告、通告、通报、通知、请示、报告、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常用行政公文指:规划、计划、调查报告、总结、述职报告、简报、提案、建议、章程、条例、规定、制度办法、规则、细则等。 2、 司法类应用文

起诉书、答辩状、判决书、庭审笔录、法院公告。 3、 外交类应用文

照会、国书、备忘录、条约、协定。 4、 经济类应用文

广告、合同、市场调查报告、说明书等。 5、 科技类应用文

学术论文、学术报告、实验报告、设计说明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6、 教学类应用文

大纲、教材、讲义、教案等。 7、 新闻类应用文

消息、通讯、简讯、评论等。 8、 日常生活应用文

书信、电子邮件、短信、电报、聘书、启事、请柬、条据等。篇三:应用文写作期末考试重点

应用文写作重点

第一章 应用文写作:

1.概念:应用写作是机关或个人应用于日常工作与生活需要的一种写作活动,应用文是应用写作的成果。

2.特点:实用性;时效性;真实性;规范性。 3.提高应用写作的方法(题干+简要说明):

加强自我综合素质的修养,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

学会积累素材,特别要训练在较短时间内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多阅读那些优秀的应用文,从中分析、体悟应用写作所应注意的要点,以及相关的技巧,简单来说“多看”;

反复进行写作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提高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4.应用文的主题:主题要明确;主题要鲜明;主题要深刻;主题要集中。 5.应用文的开头与结尾(理解):书p6 6.应用文的主要表达方式(理解):书p8 第二章 行政公文:

1.概念: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得重要工具。 2.文种:上行文(请示、报告),下行文(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报、批复等),平行文(函)。 15种政党机关公文:决议、公报、命令(命)、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3.特点:法定性、规范性、时效性。 4.行文规则:

一般规则: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上行文规则:1.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2.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3.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4.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5.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6.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下行文规则:1.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2.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室)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需经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经政府同意后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须注明已经政府同意;3.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4.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其纠正或者撤销;5.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联合行文、相互行文规则:1.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2.党委、政府的部门依据职权可以相互行文。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注:发文字号(发文机关代号、年份、发文序号) 行政公文一行最多盖3个章

特急公文(1天)加急公文(3天)平件公文(尽快,不规定时间)。 主题词最多不超过个

5.决定:特点(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种类(事项类、奖惩类、变更类)。 6.命令:特点(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种类(发布令、行政 、嘉奖、任免)。 7.公告:特点(权威性、重大性、新闻性);种类(重大事项类、法定事项类)。 8.通告:特点(具体性、广泛性、制约性);种类(知晓性公告、制约性公告)。注:题目不能只有通告两个字;结尾处空两格写 特此通告。 9.意见:特点(新鲜性、实践性、民主性);种类(建议性意见、指导性意见、实施性意见)。注:上、下、平行文都可。

10.通知:概念(通知是“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的公文,是知照性的下行文,或平行文);特点(使用面广、知晓性强);种类(事项类通知、指示性通知、转发类通知)。 11.通报:特点(时效性、典型性、准确性);种类(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12.报告:特点(真实性、多样性、及时性);种类(用途: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内容特征:综合报告、专题报告)。 13.请示与报告的不同(4点+说明)(与批复相对)

1.行文目的不同(报告的行文目的是上级机关了解情况,为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依据;而请示的目的是请求得到上级机关指示与批准,解决自己工作中的困难。) 2.行文时间不同(报告是事后,事中行文;请示是事前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