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论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8:02: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2014届本科 混凝土的养护与施工

1 绪 论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拌合后,水泥水化反应形成凝胶,将砂、石胶结而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复合材料。其内部结构为:水和水泥作用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砂的表面,并填充于砂的空隙中成为砂浆,砂浆又包裹在石子的表面,并填充砂子的空隙。水泥浆将砂、石牢固地胶结为一整体,使混凝土具有所需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混凝由于土自身的特殊性能在水利水电工程、桥梁工程等土木工程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但是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搅拌和输送、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拆模等施工工艺对混凝土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需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

由于水泥和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有些传统的养护方法现已不能完全适用或部分不能适用。混凝土的开始浇水保湿时间应予提前,应做\尽早及时\养护保湿持续时间应做到\足够和适可而止\养护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结构断面上的温度梯度、升温速率、降温速率适宜及具有较小的最高温度和致裂温度,应在混凝土于半流动状态及塑性阶段实施冷却处理,而在最高温度时加以覆盖并开始保温,并于硬化开始至最高温度到达之间注意防止\热震\的发生。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混凝土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建筑材料。随着混凝土组成材料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材料复合技术认识不断提高。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抗压强度,而是在立足强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混凝土的耐久性、变形性能等综合指标的平衡和协调。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比以前更明确、细化和具体。同时,建筑设备水平的提升,新型施工工艺的不断涌现和推广,使混凝土技术适应了不同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要求,发展很快。

混凝土并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单一材料。它离不开混凝土用原材料的发展,离不开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对象的发展变化。应该从土木工程大学科的角度来认真对待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也是这样,首先要分析工程项目的结构、构件特点、设计要求,预估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和风险,立足当地原材料.然后采用科学、合理、可行的技术线路、技术手段。配制出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工艺要求和使用要求的优质混凝土。

1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2014届本科 混凝土的养护与施工

2混凝土的养护

2.1满足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所谓配合比,就是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而进行的各种材料的比例设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2.2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规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表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最大水胶比 0.60 0.55 0.50 ≤0.45 素混凝土 250 280 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 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280 300 300 300 320 330 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定。

表3.0.5-1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矿物掺合料种类 粉煤灰 粒化高炉矿渣粉 钢渣粉 磷渣粉 硅灰 复合掺合料 水胶比 ≤0.40 >0.40 ≤0.40 >0.40 - - - ≤0.40 >0.40 最大掺量(%) 硅酸盐水泥 ≤45 ≤40 ≤65 ≤55 ≤30 ≤30 ≤10 ≤60 ≤50 普通硅酸盐水泥 ≤35 ≤30 ≤55 ≤45 ≤20 ≤20 ≤10 ≤50 ≤40 注:① 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之外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中水泥混合

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应不大于按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20%计算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2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2014届本科 混凝土的养护与施工

② 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

③ 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任一组分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表3.0.5-2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矿物掺合料种类 粉煤灰 粒化高炉矿渣粉 钢渣粉 磷渣粉 硅灰 复合掺合料 水胶比 ≤0.40 >0.40 ≤0.40 >0.40 - - - ≤0.40 >0.40 最大掺量(%) 硅酸盐水泥 ≤35 ≤25 ≤55 ≤45 ≤20 ≤20 ≤10 ≤50 ≤40 普通硅酸盐水泥 ≤30 ≤20 ≤45 ≤35 ≤10 ≤10 ≤10 ≤40 ≤30 注:①粉煤灰应为Ⅰ级或Ⅱ级F类粉煤灰;

②在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应符合表3.0.6的要求。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270中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表3.0.6 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 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水泥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环境条件 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素混凝土 干燥环境 0.3 潮湿但不含氯离子的环境 0.2 0.06 1.0 潮湿而含有氯离子的环境、盐渍土0.1 环境 除冰盐等侵蚀性物质的腐蚀环境 0.06 长期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以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引气剂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含气量要求经试验确定;掺用引气剂的混凝土最小含气量应符合表3.0.7的规定,最大不宜超过7.0%。

表 3.0.7 掺用引气剂的混凝土最小含气量 混凝土最小含气量(%) 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mm) 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盐冻环境 环境 40.0 4.5 5.0 25.0 5.0 5.5 20.0 5.5 6.0 3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2014届本科 混凝土的养护与施工

注:含气量为气体占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比。

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程,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3.0kg/m3,并宜掺用适量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对于矿物掺合料碱含量,粉煤灰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6,粒化高炉矿渣粉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2。

2.3混凝土施工中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规格确定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应以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必须通过实验,满足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经审批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施工配料必须经审核后签发,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施工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在施工配料中一旦出现漏配、少配或者错配,混凝土将不允许进仓。

施工方案应根据主体工程的结构体系、荷载大小、合同工期及模板的周转情况等,综合考虑所选择的模板和支撑系统。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关位置的正确,对结构节点及异型部位模板合理设计(是否采用专用模板)有重要意义。模板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模板接缝处理方案要保证不漏浆,模板及支架系统构造要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绑扎、安装、清理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

目前施工中常用钢组合模板、木模板、胶合板模板、塑料模板等。应对模板质量(包括重复使用条件下的模板)、外型尺寸、平整度、板面的洁净程度、相应的附件(角模、连接附件),以及支撑系统进行检查,确定模板规格。重要部位应要求预拼装。以达到混凝土养护的目的。

隔离剂选用质地优良和价格适宜的,隔离剂合理选用是提高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质量和降低模板工程费用的重要措施。因此,选用时应考虑脱模剂的干燥时间是否满足施工工艺要求。脱模剂的脱模效果与拆模时间有关,当脱模剂与混凝土接触面之间粘结力大于混凝土的内聚力时,往往发生表层混凝土被局部粘掉的现象,因此具体拆模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

2.4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必须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堵严缝隙和孔洞,方能浇筑混凝土。

(1)混凝土浇筑前仓面要清理干净,浇筑面验仓合格后才允许进行混凝土浇筑。 (2)为保证新老混凝土施工缝面结合良好,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应铺与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2㎝~3㎝,铺设的砂浆面积应与混凝土浇筑强度相适应,铺设厚度要均匀,避免产生过厚或过薄现象。

(3)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平铺法或台阶法施工,严禁采用滚浇法,应按一定厚度、次序、方向、分层进行,且浇筑层面平整,浇筑墙体时应对称均匀上升,浇筑厚度一般为30cm~50cm。

(4)混凝土浇筑应先平仓后振捣,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将混凝土内的气泡振捣出,避免振捣时间太短或过长,造

4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2014届本科 混凝土的养护与施工

成欠振、漏振及过振,振捣完应慢慢拔出,严禁速度过快。混凝土的振捣半径应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5倍,应将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左右,不应过深,以免造成下层混凝土的过振。

(5)混凝土浇筑期间,如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清除,并采取措施减少泌水。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以免带走灰浆。

(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尤其是浇筑顶板,应设置位移变形观测点,设专人定期观测模板是否偏移,设专人检查、加固模板。

(7)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遮盖来保温或者防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