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综合检测中图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7:31: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习资料 值得拥有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兰州诊断)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与东西向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为向斜谷,河流自北向南流 B.甲处为背斜谷,河流自南向北流

C.若等高距为100 m,图示区域最大高差接近1 000 m D.若等高距为100 m,陡崖最大相对高度接近200 m 2.图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褶皱—断层—岩浆侵入—沉积—岩浆喷出 B.褶皱—岩浆侵入—断层—沉积—岩浆喷出 C.沉积—褶皱—岩浆喷出—断层—岩浆侵入 D.沉积—褶皱—岩浆侵入—断层—岩浆喷出 3.图中形成岩浆岩的岩浆可能源于( ) A.岩石圈 C.软流层

B.下地幔 D.地核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处附近的地层向上弯曲,地质构造为背斜,顶部发育了河流,故地形为谷地;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的规律,结合图中方位指示可知,河流自南向北流动;图示最高处位于该地东南部,最低处位于西北部河流出口位置,最高处和最低处之间有8条等高线,若等高距为100 m,则高差范围为700~900 m;陡崖处有两条等高线重合,故陡崖的相对高度为100~300 m。第2题,由图可知地层整体呈现波状起伏,故在沉积地层形成之后首先发生挤压形成褶皱;由于岩浆岩2的分布不连续,故断层发生在岩浆岩2形成之后,而岩浆岩1并未发生错动,故发生在最后,且由于岩浆岩1直接出露地表,故为喷出岩。综上可知,该地区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为沉积、褶皱、岩浆侵入、断层、岩浆喷出。第3题,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答案:1.B 2.D 3.C

1

学习资料 值得拥有

(2018·东北育才中学模拟)霾的形成与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悬浮颗粒物的增加有关。当大气湿度增加时,霾可以转化为雾,因而霾与雾常常相伴而生,统称雾霾。据此回答4~5题。

4.四图中容易出现严重雾霾的是( ) A.①-湿度大,降水多 B.②-气压高,气温低 C.③-逆温层,风力小 D.④-风力小,湿度大

5.雾霾天气对下列相关产业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 A.果林园艺及乳畜业 B.环境保护及文教事业 C.钢铁及汽车制造业 D.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

解析:第4题,读图,①图中有降水天气,空气中的悬浮颗粒会随降水落到地面,使大气中悬浮颗粒减小,A错;②图表示一个时期的气压变化情况,不是某一天的情况,B错;③图中近地面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升高,出现逆温现象,不利于空气对流运动,C对;④图所示风速较大,不利于雾霾的形成,D错。选C。第5题,出现雾霾天气时,大气能见度降低,直接影响到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但是对其他选项中的产业影响较小。选D。 答案:4.C 5.D

下图示意我国台湾岛和福建附近海域冬、夏季洋流分布。据此完成6~8题。

2

学习资料 值得拥有

6.影响①与②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温度和盐度 B.南亚季风

C.大陆轮廓和岛屿位置 D.东亚季风

7.图中③洋流的特点是( ) A.流向主要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B.因季节不同而强弱变化很大 C.在台湾岛以东形成大渔场 D.常年比较稳定地向北流动

8.冬季横渡台湾海峡的船只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 ①浓雾多发 ③海冰威胁 A.①② C.②③

②台风侵袭 ④风大浪高 B.①④ D.③④

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夏季时,①洋流自南向北流动;冬季时,①洋流消失,②洋流自北向南流动。由此可以推断,流经台湾海峡的洋流受到东亚季风的影响,在冬、夏季风的驱动下,冬、夏季洋流流动方向相反。第7题,③洋流为日本暖流,其流向主要受大陆轮廓、岛屿位置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日本暖流的势力比较稳定,并常年比较稳定地向北流动;单一的日本暖流不会形成大规模渔场。第8题,台湾海峡在冬季受冷空气南下影响,风大浪高,海水蒸发遇到冷空气容易凝结成雾。台湾海峡纬度较低,受海冰威胁小,台风侵袭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

答案:6.D 7.D 8.B

(2018·汕头质检)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斯腾湖,位于天山中段南缘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每年某个季节湖泊的冰面昼化夜冻,在风和湖水的作用下出现了“推冰”(冰雪消融时,湖泊的冰面破裂、隆起的自然现象)自然奇观(图1),其中以湖区西岸大河口景区和南岸白鹭洲景区最为壮观。读博斯腾湖区域图(图2),回答9~11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