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修辞 文采飞扬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15: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妙用修辞 文采飞扬

作者:郑虹林

来源:《学生之友·最作文》2016年第09期

中考作文要想得高分,妙用修辞是必须的,这不仅能彰显考生的文字功底,而且能凸显考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这也是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有创意表达的一个基本表现方式。

所谓修辞,就是运用修饰性的语言进行表达的一种方法,它们常常能化平常为奇特,化呆板为生动,化单调为贯通。既具有非凡的感染力,也能调遣读者的想象力,给人以如临其境、感同身受、强化情感的效果。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问、设问、对比等,下面我就以文章中最常用的比喻、拟人、排比三种修辞手法说说它们的用法和注意之点吧。

一、 比喻需贴切,形似更神似

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比喻,本体和喻体之间都需要有相似点,要能突出事物的特点,能强化作者的情感,能把事物刻画得更生动、形象、具体,且比喻一定要贴切、新鲜。比如当代著名作家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有这样一段: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该段文字把一片紫藤萝先是比喻成“瀑布”,后又把它比喻成“大条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长得茂盛。顺着前一个比喻,作者又把每一朵紫藤萝花比喻成“迸溅的水花”,不仅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形态,而且写出了它的光泽和富有动感的形貌。比喻形象、贴切、新鲜,抓住了紫藤萝宽大、茂盛、富有光泽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的赞美、喜爱之情。 二、拟人要巧妙,显神更显态

拟人这种修辞方式,是把事物人性化,使原本没有生命的物体有了人类的感情、形象。它能生动、形象、亲切地表达出作者对待某个事物的感情和要表达的思想。比如朱自清的《春》中有很多这样的句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你看这些句子,作者赋予各种景物以人的情态,使这些景物显得多么有灵性,多么有精神,多么富有情韵!

三、 排比气韵贯,相近更相关

排比,就是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者句子排列在一起。因此,排比一定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而且一定有一部分字词相同。比如《安塞腰鼓》一文,其中的排比句很多: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段文字用了三组排比句,第一组是开头的三个短句,从不同的角度写捶腰鼓的后生使劲儿、忘情、拼命的状态。第二组排比句连用了五个比喻句,分别形象地展现了捶腰鼓时后生们的脚步、瞳仁、风姿等。第三组排比句用了三个短语分别从场面、风格、气氛三个角度抒写了作者看到安塞腰鼓表演时的感受。整个文字读起来,气韵贯通,给人一种虎虎的生气,被后生们深深感染。

在写作中,只要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做到恰当得体,一样为你的文章增色不少,让你的文字熠熠生辉、飞扬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