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地图学案(无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1:09: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地球、地图、等值线

学习目标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的应用、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课内探究案

一、经纬网的主要应用

1.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度、经度)。

注意:以赤道为对称轴的点 、以地心为对称点的点(对趾点)的坐标的求法 写出M(60°N,110°E)以赤道、地心为对称点的点。

2.定“方向”: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 ①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

a.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 b.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

c.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小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东方,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大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西方。 典型例题1

读右图,写出ABCD四点的地理坐标

A点位于C点的 方向,B点位于C点的 方向。 (2)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南北方向,根据距极点的距离判断;东西方向,根据地球自转方向,选取劣弧判断。 典型例题2

读右图,判断方向。

①B在A的 方。 ②C在B的 方。 ③C在A的 方。

变式训练:若中心为北极点呢?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①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②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 【典例3】

1.纬网图, 设A、B两地和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 )

A.S1=0.5S2 B.S1=S2 C.S1=1.5S2 D.S1=2S2

4.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 【典例4】

右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完成题1-3题。 1.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③、④两地均属于东经度

C.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D.b地的实际面积比a大 2.以下备选项的两个地点中,既分别在东西两半球, 又分别在南北两半球的

A.①与② B.③与④ C.②与③ D.①与④

3.图中a、b、c、d四个区域,按实际面积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b>a>c>d B.b=c>a>d C.b

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长度。

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如下图所示。

【典例5】1.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2.读右图判断下列问题。

(1)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一直向正南

(2)若D点所处经度为60°E,一架飞机从图中①点以每小时1110KM的速度出发,10小时后达到目的,目的地的地理坐标是(120°W,40°N),该飞机选择最近的路线飞行,求①点的纬度 。

A、30°N B、40°N C、50°N D、60°N 二、地图基本知识(自主学习材料P6) 【典例6】

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1000万 B.1:10000万 C.1:500万 D.1:5000万 三、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________的垂直距离,如图,甲点海拔为________米,乙点海拔为________米。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对乙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2.常见等高线地形图(自主学习材料P7表格) 3.等高线地图判读中的规律 (1)山脊线(如C处虚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如B处虚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2)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3)“高低”“低高”反向法则。凡是等值线向高处突出者则为低值。

反之,凡是等值线向低处突出者则为高值。 (4) 相邻两条等高线,或相等,或相差一个等高距。 (5)“遇高则高,遇低则低”正向法则,一般用于闭合等值线。

如上图等高线图,A处弯向高值区,地势低为谷地,B处弯向低值区,地势高为山脊,C处数值低于100米,D处数值高于200米。 (6)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由高到低是河流集水方向。(如图中的箭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