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提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5:28: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于加强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2571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加强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水利部会同环境保护部办理 提 案 人:陈雅棠 主 题 词:水域,分配,污染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近年来,长江流域除存在原有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资源配置体系不完善、水污染日益严重等老问题外,又面临大量水库群需统一调度、跨流域调水与流域内用水有矛盾、大量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等新挑战。因此,在长江流域执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已刻不容缓。

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面临的三方面新挑战是:

第一,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逐步建成,水资源科学调度亟待加强。经过大规模水利建设。长江流域现已建成水库4.5万多座,总库容达1745亿立方米。随着近几年上游干支流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陆续建成。三峡及上游干支流水库的调节总库容将达到550亿立方米,2020年将达到1000亿立方米,长江流域干支流控制性枢纽格局逐步形成。这些控制性工程在充分发挥水资源多种功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也逐步改变河流原有的自然状态,如果不科学调度。将对中下游径流规律、流量过程和江湖关系造成较大影响。

第二,跨流域调水与流域内用水、流域与区域用水矛盾日益尖锐,水资源优化配置亟待加强。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东、中、西线工程将从长江调水到我国北方缺水地区,目前东线、中线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加之长江下游沿江地区在长江干流修建了大量引水、调水工程,总引水量大(沿江闸站取水能力已达2.5万立方米/秒以上)。此外,为解决区域缺水问题或满足水生态修复等需要。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还规划了一系列区域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如“引汉济渭”“引江济汉”等。加强这些水资源配置工程的管理也成为长江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

第三,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日益显现,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亟待加强。尽管目前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高,但部分资源开发活动已引发湖泊湿地萎缩、少数支流部分河段脱流干涸、珍稀水生动物濒危程度加剧等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中游鄱阳湖、洞庭湖水资源矛盾日益凸显;一些闸坝建成蓄水后改变水情。也引起局部水域纳污能力下降和水质变差;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一系列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和于支流梯级水库等,对生态环境产生的长期累积影响也将逐渐显露。随着长江流域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为此建议:

一、协调好发电、防汛、航运的关系,进而科学调度水资源。制定流域水量分配

方案和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实行总量控制管理。推进长江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抓紧制定水电站初期蓄水计划和调度方案;加强取用水户取用水计划的管理;推动建立发电调度与水利调度的协调工作机制,进一步理顺相应管理体制,逐步推进流域的水资源统一调度,促进各工程效益正常发挥,避免流域水资源矛盾加剧。

二、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审批,强化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制定流域用水效率指标,实行用水效率管理。从水资源论证入手,落实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限抓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质量;积极推进工业园区、重大产业布局,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河流规划的水资源论证工作;加强对取用水户的实时监督,逐步建立健全流域重要断面的水量水质监控体系;推进项目取水后评估工作。做好取水许可证的到期换发工作。不断提升流域水资源监督管理水平。

三、加快推进水资源保护工程体系建设。制定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指标,实行纳污总量管理。加大流域水功能区管理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力度。推进以饮用水源地保护、水生态修复与保护为主体的水资源保护工程体系建设;以把好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为目标,加强省界断面和重要控制断面水量、水质、水生态监测,不断提升水资源保护监控能力;在源头生态脆弱区、水电开发集中区、重要水源区、重要湿地以及河口地区等5大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

来源:中国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