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影评观后感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6 8:11: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辛亥革命影评观后感

今年是2011 年,一百年前,一场革命把满清政府及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彻底推翻了,这就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结束了两千八百年的封建统治;开创了亚洲第一个共和体制;写下了人类社会民主主义的新篇章!更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真理: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顺其者昌,逆其者亡。未来,充满着革命的因素和希望。而电影《辛亥革命》是《建国大业》编剧王兴东、陈宝光的又一部力作,是中国大陆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筹拍的献礼片,。剧本在尊重史实前提下有重大突破,全景式地展开辛亥革命史诗般场面,生动刻画了孙中山、黄兴、徐宗汉、秋瑾、黎元洪、袁世凯等历史人物。这部电影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两个人物便是英勇就义的林觉民和无私仁爱的孙文。

最初的起义失败了,林觉民无惧色的和其他的爱国人士被捕。他们戴着沉重的枷锁,每天被严刑拷打。当张鸣歧审问林觉民时,他即使脚已经在不停的流血,却坚持毫不畏惧的站着,大堂之上侃侃而谈,神色镇定,尤其是他对张鸣歧说的一番话,让我不得不敬仰。“ 你怕我什么,你怕我比你年轻。 我选择了死,可是我依然年轻,你虽然苟活,可是你已经老了。”,“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林觉民在当时是已经快做爸爸的人了,可是,他还是决定与其他爱国人士“一同举事,一同赴死”,还

有那一幕幕特写镜头,都亮出了林觉民——一个革命人士的气魄。都说英雄流血不流泪,林觉民便是铁铮铮的英雄。最后,林觉民死了,一袭白衣上血迹斑斑,红白相映,勇士慢慢沉入汹涌的大海,满腔的爱国情怀随着波涛滚滚东流。他的死,死的悲壮,死的无憾,死的凄美。而如今黄花岗上那一株株傲然挺立的菊花正是那一个个牺牲的英魂。

说起辛亥革命,没有人不会想到孙文先生。孙中山被国共双方尊称为“ 革命的先行者” ,国民党更是尊称其为中华民国“ 国父” ,中共则称其为“ 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历史地位只要体现在:1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他系统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先生刚强不屈,连遗言都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 、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制度。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先生最大的历史功绩。为了维护之后的共和,从护法到北伐,孙中山先生时刻都没有停歇。 3 、孙中山先生晚年更加进步,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直接推动了国内第一次革命高潮的来临。他对三民主义作新的解释,成为了国共合作的基础。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府支持下,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孙中山与工农日益接近,他参加工农群众的集会,称赞工农是革命的先锋和基础,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

而在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则是孙文先生在英国面对各国的银行代表时慷慨激昂的一番话。就是这一番话,拆穿了清政府的阴谋,让已经决定借钱给清政府的各国银行改变了主意,而这个结果对革命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在孙中山与银行代表交谈的过程中有这么个小插曲,眼看着筹款要泡汤的清驻外使节唐维雍想制止孙中山的谈话,对着孙中山怒吼道,“孙文,我再次警告你,不许你污蔑朝廷。”,而孙中山只是笑笑,“污蔑?唐大人,你小看我们了,我们是要推翻你们的朝廷。”孙文先生真是太有魅力与魄力了。而对于革命的意义,孙文先生给出了这样的解释,“革命,是让社会进步的理念,从此深入人心,人们懂得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革命,是我们将有中国人自己的工厂、银行、铁路、矿山,有了可以追寻的民生幸福。革命,是让我们这个即将强盛起来的民族不再受列强的侵略和掠夺 不再做任何人的奴隶,在任何人的心里,永远、永远都不再惧怕列强,都不再有封建皇权。使全国之人无一贫苦,使中华之民族 屹立世界之东方,这就是革命的意义。”

是的,革命。历史上哪一个国家不是因为革命而兴盛的。尽管1911 年的革命有着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的局限, 但是, 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 消灭了皇帝制度, 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此后发生过两次帝制复辟的活动, 但都不能成功, 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这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