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2:01: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7章化学反应工程习题答案

7-1 试述物理吸收与化学吸收的区别。

解:对于物理吸收过程CA0?HAPA? 对于化学吸收过程CA?CB00?PA?1??PA?,式中??KHA,其中K为化学平衡常

数;CB0为吸收剂中的活性组分浓度;CA0是与A组分分压PA?平衡的气体浓度;HA-A组分溶解度系数。从以上两式可以看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区别如下:

1.物理吸收气体溶解度与气体压力呈正比关系,化学吸收呈渐近线关系,当分压较高时,气体溶解度趋近化学计量的极限,因此为了减低能耗,导致操作方式不同,压力较低宜采用化学吸收,压力较高宜采用物理吸收。

2.热效应不同,物理吸收热效应较小,每摩尔数千焦耳,而化学吸收可达数万焦耳。导致吸收剂的再生方式不同,物理吸收过程吸收剂减压再生为主,化学吸收过程的吸收剂再生除减压外还需加热。

3.物理吸收选择性主要体现各种气体在溶解度系数的差异,而化学吸收取决于??KHA,由于化学反应特定性,吸收选择性不同。化学吸收选择性高于物理吸收。

7-2解释下列参数的物理意义:无因次准数M、增大因子?及液相利用率?。分别写出一级不可逆和二级不可逆反应无因次准数M的计算式。

解:无因次准数M的物理意义

液膜内的化学反应速率

通过液膜传递速率液膜内有化学反应时通过气液界面的传质速率增大因子?的物理意义为

单纯物理吸收时的传质速率吸收速率液相利用率?的物理意义为

液相均处于界面浓度下的反应速率?kDk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M?L1?AL21

kLkL对于二级不可逆反应M?DALk2CBLkL2

7-3 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反应,假定液相上方水蒸气分压可不

计,试按双膜模型绘出气相及液相二氧化碳浓度分布示意图。

解:

气模 液膜

PCO2,g

PCO2,i

CCO2,i

CCO2,L

7-4应用双模理论对下列情况分别绘出气相及液相中反应物及反应产物浓度分布示意图:

(1)反应两种气体A、B被同一吸收剂S同时吸收,A的吸收是CAL?0的中速反应,B的吸收是aLM??1慢;

(2)反应两种气体A、B被同一吸收剂S同时吸收,A的吸收是气膜控制的瞬间反应,B的吸收是aLM??1慢速反应。

解:(1)

(2)

气模 液膜 CS,L PA,g

CS,i PA,i

CA,i

CAL?0

dcA?0 dxx??L气模 液膜 PB,g

CS,L

PB,i CB,i

气模 液膜 CS,L

CS,i

PA,g

CA,i

CS,L 气模 液膜 PB,g PB,i

CB,i

CB,L→0

7-5 一级不可逆反应过程,已知kL?10?4m/s,DL?1.5?10?9m2/s,试讨论:

(1) 反应速率常数k1高于什么数值时,将是膜中进行的快反应过程;k1低于什么数值时,将是液流主体中进行的慢反应。

(2) 如果k1?0.1s?1。试问aL达到多大以上反应方能在液流主体中反应完毕,此时传质表面上的平均液膜厚度将是多少? (3) 如果k1?10s?1,aL?30,试求?和?。 解:(1)当M?3时将是在膜中进行的快反应过程,即

DALk1kL2?9,解k1?60s?1

?4?10?4当M?0.02时将是在膜中进行的快反应过程,即

k1?2.67?10?3s?1

DALk1kL2,解

(2)当?aL?1???1MthM时反应方能在液流主体中反应完毕,由于即

kL以简化为?aL?1???M,?L?67.6。

M?DALk121.5?10?9?0.1??1.5?10?2??1,此时thM?M,上式可?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