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5 2:15: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西北工业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答案
试题名称:材料科学基础 试题编号:832 说 明:所有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第 页 共 页
一、 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请简述滑移和孪生变形的特点? 答:
滑移变形特点:
1)平移滑动:相对滑动的两部分位向关系不变 2)滑移线与应力轴呈一定角度
3)滑移不均匀性:滑移集中在某些晶面上
4)滑移线先于滑移带出现:由滑移线构成滑移带 5)特定晶面,特定晶向 孪生变形特点:
1) 部分晶体发生均匀切变
2) 变形与未变形部分呈镜面对称关系,晶体位向发生变化 3) 临界切分应力大
4) 孪生对塑变贡献小于滑移 5) 产生表面浮凸
2. 什么是上坡扩散?哪些情况下会发生上坡扩散?
答: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扩散的现象称为上坡扩散。应力场作用、电场磁场作用、晶界内吸附作用和调幅分解反应等情况下可能发生上坡扩散。扩散驱动力来自自由能下降,即化学位降低。
3. 在室温下,一般情况金属材料的塑性比陶瓷材料好很多,为什么?纯
铜与纯铁这两种金属材料哪个塑性好?说明原因。
答:金属材料的塑性比陶瓷材料好很多的原因:从键合角度考虑,金属材料主要是金属键合,无方向性,塑性好;陶瓷材料主要是离子键、共价键,共价键有方向性,塑性差。离子键产生的静电作用力,限制了滑移进行,不利于变形。
铜为面心立方结构,铁为体心立方结构,两者滑移系均为12个,但面心
立方的滑移系分布取向较体心立方匀衡,容易满足临界分切应力。且面心立方滑移面的原子堆积密度比较大,因此滑移阻力较小。因而铜的塑性好于铁。
4. 请总结并简要回答二元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单相区、双相区和三相
区中,相成分的变化规律。
答:
单相区:相成分为合金平均成分,不随温度变化;
双相区:两相成分分别位于该相区的边界,并随温度沿相区边界变化; 三相区:三相具有确定成分,不随结晶过程变化。
5. 合金产品在进行冷塑性变形时会发生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为什么?
如果合金需要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才能完成变形成型,需要采用什么中间热处理的方法?而产品使用时又需要保持高的强度、硬度,又应如何热处理?
答:合金进行冷塑性变形时,位错大量増殖,位错运动发生交割、缠结等,使得位错运动受阻,同时溶质原子、各类界面与位错的交互作用也阻碍位错的运动。因此发生应变硬化,使强度、硬度升高。
较大的塑性变形产生加工硬化(应变硬化),如果需要继续变形就要进行中间热处理,即再结晶退火,使塑性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零件可继续进行塑性变形。
如果产品需要保持高的强度、硬度,可在最终热处理时采用去应力退火,去除残余应力,保持零件较高的强度、硬度。
二、 作图计算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在Fe-Fe3C相图中有几种类型的渗碳体?分别描述这些渗碳体的形成条件,并绘制出平衡凝固条件下这些不同类型渗碳体的显微组织形貌。
答:
渗碳体包括:初生(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共析渗碳体,共五种。
(1)初生(一次)渗碳体:含碳量大于4.3%的Fe-C合金在平衡凝固时从液相结晶出来的渗碳体,形貌为板条状。 (2)二次渗碳体:含碳量0.77~2.11%的Fe-C合金,在1148℃冷却到727℃过程中,从γ相中脱溶的渗碳体。
(3)三次渗碳体:含碳量小于0.0218%时,低于727℃,从α相脱溶析出的渗碳体。
(4)共晶渗碳体:含碳量2.11~6.69%的Fe-C合金,在1148℃发生共晶反应时形成的渗碳体。
(5)共析渗碳体:含碳量0.0218~6.69%的Fe-C合金,在727℃发生共析反应时生成的渗碳体。
各渗碳体形貌见教材相关部分。
2、 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滑移面上各有一条刃型位错 AB、XY,如图所示。假
设以下两种情况中,位错线XY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v所示,试问交割后两位错线的形状有何变化(画图表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分别会在每个位错上形成割阶还是扭折?新形成的割阶或扭折属于什么类型的位错?
答:a图:
① XY向下运动与AB交割,产生PP′小台阶,宽度为|b1| ② PP′的柏氏矢量仍为b2 ③ PP′⊥b2为刃型位错
④ PP′不在原滑移面上,为割阶 ⑤ XY平行于b2,不形成台阶
b图:
① AB位错线上出现PP′平行于b2,宽度为|b1| ② PP′的柏氏矢量仍为b2 ③ PP′∥b2为螺型位错
④ PP′在原滑移面上,为扭折
⑤ XY位错线上出现QQ′平行于b1,宽度为|b2| ⑥ QQ′的柏氏矢量仍为b1 ⑦ QQ′∥b1为螺型位错
⑧ QQ′在原滑移面上,为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