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3:30: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陕西省渭南市 714000 渭南师范学院历史与我文化传播系 杨乐

【摘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却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其中厚德载物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本文试图从中华民族的渊源、中国历史发展及文化的连续和近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等四个方面来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关键词】 :民族 中华民族 中国传统文化 包容性

一、中华民族形成的多元性与混合性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1、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其多元性与混合性

“中华民族”一词最早由梁启超在1901年发表的《中国史叙论》一文中提出。并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1905年,梁启超又写了《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民族的多元性与混合性。并指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我们把中华民族这个词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三亿人民。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

回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利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相互包容的,互不排他的多元统一体。这也许是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入了这个核心。它在拥有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东亚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

这样的民族其最大特性就是重包容,有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同任何一种延绵至今的文化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直到现在还生生不息,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是包容并蓄,形成了同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并因此具备了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文化凝聚着民族最根本的东西。 楼宇烈指出,文化是历史非常重要的载体,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凝聚着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的方法、生活的样式、风俗习惯,这些是民族认同最根本的东西,我们民族的价值观、风俗习惯都通过文化传达出来。“如果我们把这个文化抽掉了,大家都不认同这个文化,我们还哪有历史了,这样就没有历史了。”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当时在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时,曾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那就是“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思想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是,天地最大,它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从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人生要像天那样刚毅而自强,像地那样厚重而包容万物。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文化是儒学。儒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里对中华民族在思想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长期起着支配作用。儒学主张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种精神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向来不排斥。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川流不息,正是由于其吸纳百川的结果。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影响深远。 1、先秦时期。

在这一时期,周文化最具典型。周人在周原建国时,他们和商人的关系是并存的,可是他的势力不如商人大,国家不如商人大,人口不如商人多,但是他的文化有接受商人的影响,也有保存自己固有独特的色彩,同时还接受了草原的影响以及西边羌人的影响,它本身就是很有包容性的混合体。他以这种混合体的特点,在打败商人以后,由于人少,要治理这么大的国家是很困难的,所以就建立了许多驻防的点,每个驻防的点到后来都变成了一个国家;从考古学上看最显著的一个驻防点就是在今天北京附近的燕国所在地,从这里我们看得清清楚楚,里面有商人文化的地盘,有周人文化的地盘,也有土著民族文化的地盘,三者共存;由此可见周人又采取了所谓包容性极强的政策,对于旧日的敌人商人,采取尊敬、合作的态度,对于土著也采取合作、共存的态度,这种精神是很了不起的。

周人是同姓不婚的民族,它以通婚的方式和其他的族群融合在一起,同时以包容的方式来共存,不仅在燕国的地点如此,即使在长江边靠近下游的当涂县所出现的遗址也有同样的现象。这种包容性极强的情况使得周人可以继承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的传统,那个传统就是从一个交流混合体里面构成的共同体系,它在周人身上得到延续。 2、秦汉时期

在这一时期,奠定了中华大一统思想的基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迅速统一了文字,促进文化的相互融合。汉武帝以后大兴儒学教育,鼓励对外交流,东汉明帝求佛法等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民族交流的增多有利于文化的进步。外来文明的传入也促进了秦汉文化的发展和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秦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朝独尊儒术,都具有大一统的特点,同时各地、各族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包容性中华文化。

秦汉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大规模吸取外来文化的长处,特别是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华文化接纳包容了西域、印度的文化;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