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9:55: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师范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教师教育类人才的重任,在为社会培训、输送合格教师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联系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纽带,教育实习在师范院校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促进教师教育改革有益尝试的顶岗实习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

关键词:师范院校 顶岗实习 思想政治教育

一、师范院校顶岗实习凸显的问题

(一)师范院校与顶岗实习学校缺乏互动合作 就目前情况看,由于农村地区艰苦的办学条件和微薄的物质待遇,短时间内动员大批高校毕业生扎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是不现实的。同时,一些师范院校对顶岗实习学校没有加强长期合作,没有对实习基地建设资金提供经济和教育资源的帮助,使得农村顶岗实习让师范生望而止步。

(二)顶岗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根据西南大学杨玉梅的《我国高师师范专业顶岗实习实施效果现状调查研究》,里面清楚显示了我国大部分师范院校都把师范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在了大四第一学期,而且是为期一学期。大四正是大量师范院校毕业生找工作的时期,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大四,使得师范生顶岗实习与就业产生冲突;一些师范生希望走升学这条道路,这个时间安排顶岗实习就产生了升学与顶岗实习的矛盾;还有,比如双学位课程的学习和本科课程的学习都与大四的顶岗实习产生冲突。

(三)顶岗实习配套政策不健全 顶岗实习工作中对岗前的动员过程中,往往过高地拔高了顶岗实习的意义,使得一些师范生没有考虑好自身的综合素质,盲目地参加顶岗实习,没有对顶岗实习做全面的规划,导致在顶岗实习中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甚至影响了顶岗实习的继续。顶岗实习中,对师范生的情况跟踪不到位,让实习师范生有种失落感。一些院校虽然对顶岗实习动员很重视,切往往忽视实习生返校后工作经验的总结、共性问题的解决提高,配套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改革、岗后补课存在的差距等一系列措施。

(四)师范院校忽视对实习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师范生从一个较发达的城市来到一个陌生的农村,心理会发生剧烈的变化。面对农村落后的教育情况与自己理想相差甚远,产生悲观情绪;农村的闭塞,阻碍了师范生与外界的联系,心理上产生落寞的感觉;同时由于地处偏远的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实习学生的信息获取成为一个难题,无法及时获取社会的招聘、用工信息,即使获取信息也无法及时参加人才招聘会,使得实习与就业形成矛盾,也使一些实习师范生产生很大的就业压力。一些师范院校只注重对师范生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的关注,往往忽视了对师范生的心理变化的关注。

(五)置换培训机制不完善 对于置换培训的农村教师,有些师范院校只是采取

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参观重点中学的公开课来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两个月的培训课程太多了,尤其是一些教育法律法规的培训,说理性强、实用性又较低,且学时很长,没有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没有考虑到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面对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教育对象的区别。其次,置换培训的时间过于长,有些学校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相对应的就是一学期的置换培训,这也对置换培训后的教师回到教学岗位上课程的衔接和学生的适应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置换的农村教师的培训大多师范院校都是一次性的培训,没有持续、稳定的培训机制对置换教师进行持续的培训,也不利于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二、解决师范院校顶岗实习问题的路径探索

(一)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 全方位为顶岗实习师范生提供有力的支持,这不仅需要师范大学总体设计顶岗实习的实施方案,而且要在与基地学校、当地政府开展各方面的合作过程中,积极寻求政府、基地学校在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支持,不断优化校内外教育实践的环境,师范院校要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指导下,会同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因地制宜地选择确定一批条件适中、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中小学作为实习基地。加大对顶岗实习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完善顶岗实习单位的各项基础保障,为顶岗实习的师范生提供较好的实习场所,帮助基地学校提升教师队伍的总体质量与水平,在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研究和咨询等方面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二)对顶岗实习师范生全过程管理 岗前培训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顺利完成支教任务。顶岗实习动员,不仅要全面分析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还要对顶岗实习的学校的情况以及顶岗实习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一些困难做个全面的预测和分析,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方面和保护人身安全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与岗前培训相比,师范生顶岗实习期间,师范院校应该建立及时的联系制度,成立实习领导小组,选拔和培养一支品德高尚、工作能力强的实习指导老师队伍,做好学生思想教育、教学工作。实习学校的带队指导老师和巡回指导老师要了解实习学生和实习学校的基本情况,在实习期间要依据实习工作要求听实习学生上课,帮助实习生提高教学能力。同时也要发挥党小组和团支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师范生比较关心的就业和考研、学位课程的学习方面,要及时传递信息,使师范生能够安心于岗位的教学工作。

岗后要根据学生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解决共性问题,做到岗后补课。顶岗实习结束之后,对于一些优秀实习生应该在就业方面和升学方面给予鼓励,提高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这样岗前和岗后培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顶岗实习的全过程科学管理。

(三)加强对实习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师范生面临着农村教育落后的现实差距、就业、升学的压力以及课程学习的紧迫感。这些不良的情绪和压力得不到宣泄和放松,对毕业生的实习都是无益的。师范院校应当积极开展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特别要注重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要组

织针对实习生的心理危机排查、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讲座等,要积极为实习生提供舒缓压力、排解紧张情绪的渠道,保证实习生顺利度过顶岗实习期、就业升学的心理关键期。

(四)完善农村教师培训的机制 顶岗实习的核心是师范生的培养问题,置换教师是高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学校的教师分布比较广,交通不太便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通过架构一个专业网络教育平台来实现。授课教师使用网络虚拟的教室,把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通过多媒体教材、电子试题、在线答疑、直播教学等方式传播出来,受训教师则通过网络培训平台提供菜单式的课程内容选择。在制定农村教师置换培训的方案时,应该综合考虑农村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培训的方案,对置换的农村教师的培训应该是滚动式、持续性的发展,探索多样化的农村教师培训形式,不断提升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玉梅.我国高师师范专业顶岗实习实施效果现状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程素姐.师范院校顶岗实习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时代教育,2009.

[3]王玉生.师范院校顶岗实习新思考[J].理工高教,2002.

[4]梁海波.广西高师院校开展顶岗支教实习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