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刺无纺布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7 17:12: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

1.1.1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工业[2006]1072号《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2)《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4 (3)国家产业政策和纺织工业产品结构调整要求。 (4)《山东省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 (5)山东华兴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 1.1.2可行性研究工作指导思想

非织造布,在公元前就己出现。众所周知我国是最早发明造纸技术的,就是今天湿法非织造技术的基础,在国外,二十世纪初开始了现代非织造技术的研究,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高速成长期,很快在纺织工业中形成了一个新的行业,到了二十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以纺丝成网法、水刺法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使非织造布技术进一步得到升华。

非织造材料是跨四种柔性材料生产系统的一个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面广、涉及范围宽、超乎想象、无限发展的现代新型材料产业。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一种类似布结构的材料能像非织造布那样集各种性能于一身,适应如此众多的最终用品的需求。非织造布不仅已在相当多的最终用品中替代了其他材料成为主要市场中的标准材料,而且在许多新产品开发中也作为首选材料。非织造工业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被誉为纺织界的“朝阳工业”。

1

水刺缠绕法非织造布生产技术是利用高压形成的“水针”,使纤维缠结、编织在一起而形成柔软性好、强度高的非织造布。因为使用洁净水使纤维缠结,不需要树脂胶合,具有制造简单、环保性好的特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加上人们对水刺在内的非织造布应用性能的认识与理解,目前普遍认为水刺非织造布的市场形势看好。

全世界非织造材料年总产量50年代末不到5万吨,60年代末迅速增至25万吨左右,70年代末约65万吨,80年代末120万吨,1996年总产量约为250万吨,1999年已经达到280万吨,预计2010年将达到500万吨。目前在数量上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除北美和欧洲以外第三大非织造布地区。非织造工业急剧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创新带来的生产成本的降低,新的应用领域的开拓以及替代相当数量的纺织品与针织品。目前非织造材料仅占纺织品市场的1%~2%。在非织造材料中,用即弃产品占83%,耐用品仅占17%,悬殊巨大的比例意味着非织造材料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

1978年我国非织造布产量为3000多吨;1982年增至7000多吨;1990年迅速增至8万吨;1996年达到18.5万吨;1997年接近20万吨;2000年约25万吨;2006年产量达到139.66万吨,比2005年117.7万吨增加了21.96万吨,年增长率达到18.66%。特别是水刺、纺粘、针刺、浆粕气流成网等非织造布增长较快。以人均消费量计算,我国人均非织造布产量仅0.16kg,远远落在美国3.7kg,西欧、日本2.1kg水平之后。因此,我国非织造布行业有着极其广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水刺法这种特殊的工艺,是由美国的杜邦、奇考比两家公司发

2

明的,这种方法就其纤网的加固实质是属于机械方式,它是利用许多高压的水流来对纤网进行喷射,使纤维相互缠给,从而使纤网被加工成布。水刺法不但工艺简单,而且加工出的非织造布具有其他方法生产的产品不可比拟的特性,在国内外发展很快。截止2008年底,我国共有83家水刺非织造布生产企业,合计131条水刺生产线,全国水刺生产能力约为24.4万吨,比上年增长22%,实际产量约为15.5万吨,比2007年增长31%。

由于水刺非织造布质地柔软、强力好、透气吸湿性好,水刺布用途广阔,市场潜力十分庞大,其市场在国内外均正在飞跃的发展之中,将成为今后非织造布行业发展的重点。目前,我国水刺非织造布产量仅占全国非织造布总产量的3.77%。预计到2020年,我国水刺非织造布产量大约将占非织造布总产量的10-15%,发展趋势强劲。特别是国家执行限塑令以来,无纺布在购物袋方面的应用,将为该项目的建设拓展广阔的市场。

第二节 项目提出背景

1.2.1企业概况

山东华兴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棉纺及棉混纺的股份制企业。公司前身为宁阳县纺织厂,2000年改制为泰安华兴纺织有限公司,2007年在原有基础上成立了山东华兴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自1987年建厂以来,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国家中(二)型企业,是宁阳县骨干支柱企业,也是宁阳县利税大户,公司现拥有生产总规模20万纱锭,其中环锭纺16万枚(精纺11万锭),气流纺1680头,线锭4万锭。拥有总资产3089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23532万元,员工26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80余人,其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