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2017年春季《西方史学史》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5 22:21: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期末作业考核

《西方史学史》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修昔底德:是古代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他的名世之作。修昔底德出身于一个显贵家庭,作为雅典的富有公民,他参加了当时几乎波及希腊各城邦的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24年当选雅典最高军职十将军委员会成员。但是在战争之初,由于修昔底德没能及时救援雅典在色雷斯的军事要地安菲波里,因“贻误战机”、有通敌之嫌,被放逐国外。流放期间,他在希腊世界,特别是那些敌对国家广泛游历,收集多方面资料,著成《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亲历这场战争的修昔底德,以简洁流畅的文字,生动豪放的语言,冷静客观的态度,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主要史实、陆海战的恢宏场面以及城邦之间的政治斗争展现在读者面前,他所确立的如实专一记述政治军事史的编纂程式,为后世史书创作开创了新的传统。

2.《查理大帝传》:中世纪西方史学家艾因哈德的代表作,缘起于为君主查理歌功颂德。内容分两部分,共三十三节,分述查理“在国内外的事业”与“私生活和性格”。在前一部分里,作品从查理即位开始写起,按时间顺序对他所发动的几十次战争进行了简明叙述。其中,对两次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残酷激烈的萨克森战争及阿瓦尔人战争记述得最为详细。在后一部分里,作品精心叙述了查理其人的外貌、性格、爱好及家庭情感,赞美了查理鼓励学术、提倡宗教的义举。艾因哈德所使用的史料,有很多是出自第一手资料。比照中世纪时期其他西方史学家的作品,艾因哈德的《查理大帝传》洋溢着更多的古典主义色彩,这是因为,该书的撰写,是模仿古罗马作家苏埃托尼乌斯的《十二恺撒传》的结果。但是,作品除了对查理对外战绩和宫廷生活的描述外,对于这一时期法兰克国家内外各方面的情况几乎只字不提,作品的视野极为有限。

3. 马基雅维利: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影响最大的人文主义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出身于佛罗伦萨没落

的贵族家庭,著作有《君主论》、《论李维的罗马史前十卷》、《佛罗伦萨史》等,其中《佛罗伦萨史》是其最主要的史学著作。马基雅维里撰写《佛罗伦萨史》时赞颂美第齐家族功业的,但实际撰述时并没有对美第奇家族作一味的称颂,比较客观。《佛罗伦萨史》以大事为中心组织材料,打破了中世纪的编年体方式。全书突出政治制度,重心在于对编年史所作的评论。作者力图从事件的必然内联系中推导出每一成功的结论,推断出必然结果以指导未来。写作手法上仿古,模仿李维。书中运用演说词,借古论今,以罗马城暗喻佛罗伦萨城,每卷卷首均有套言、回顾、前卷要点、本卷要求等。简练生动,事件本末清楚。《佛罗伦萨史》是较成熟的文艺复兴史学,马基雅维里的史学思想代表了当时人们理解史学诸基本问题的最高水平。

4.《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是18世纪上半叶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与法理学思想体系的主要奠基人,近代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孟德斯鸠(C·L·Montesquieu,1689-1755)的最主要著作。被称为\是亚里士多德以后第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是到他的时代为止的最进步的政治理论书\。该书所倡导的法制、政治自由和权力分立是对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抨击,成为此后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政治纲领。特别是为孟氏所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分权与制衡理论,对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经过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已经成为资产阶级国家构建民主制度和政权体制的组织原则。孟氏所集中讨论的不是具体的法律规范本身,而是法的精神,即法律符合人类理性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所以,孟氏把法律置于决定地位,认为只有法律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而专制则是对人性的蔑视以及对自由的践踏。他进而深入探讨了自由赖以存在的体制条件,并借此找到恢复自由的基本手段──三权分立,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主张宪法统率下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政治制度。使法律、自由与宪法结合起来,奠定了宪政理论的基本框架,这也是孟氏对政治理论最杰出的贡献。

5. 克罗齐:20世纪意大利历史哲学家,批判的历史哲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历史学的理论与历史》,因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闻名于世,其主要史学思想创见为:自然科学与历史学有着严格的区分;精神与历史的合一;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认识者,特定的历史认识者又是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产物,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必定会受到他们所处的具体时空环境的影响,打下他们那个时代的

烙印,“当代史固然是直接从生活中涌现出来的,被称为非当代史的历史也是从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根据历史是否与精神相联系,即历史认识是否蕴含着活生生的当代性的思想,可以区分真历史与假历史。这样,克罗齐便明确地赋予历史认识以主观化的色彩和时代性的特征。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奥古斯丁的史学思想及其价值。

答: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等历史哲学作品中写道:人类的历史,就是上帝之城和人间之城不断斗争,并最终由上帝之城取得全面胜利的过程。这样,奥古斯丁就以自己的神学观念构筑起了自己的历史认识框架。在他看来,历史是有始有终的,历史始于创世纪,终于末日审判,这样就为历史设定了一个时间维度。在这期间,历史是充满了矛盾斗争的,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最终必将迎来一片光明。这种历史观念有别于古希腊时期盛行一时的历史倒退论,其中所包含的历史发展、进步因素,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时期的历史进步观念的形成具有理论启发作用。

2. 概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史学的特点。

答:首先,古典人本史观的复归。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史家们复归了古典时期的人本史观,宏扬人性,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人的情欲、人的道德、人的荣誉和功利重新成为历史著作的主题。 其次,历史研究队伍的世俗化。文艺复兴时期大批史家是凡夫份子,多数依附于王公贵族,与古典史家有相似的从政从军的人生经验,有些人还是时代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甚至有些是民间的知识分子,历史撰述趋向世俗化。

第三,严格认真的治史态度。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在复兴希腊、罗马学术时,并未盲目信从,而是花费了大量精力搜集各种资料,比较优劣,对史书作细致地处理,以获取最可靠的知识,他们培养了一种批判史料的作风。

第四,历史写作形式呈多样化。文艺复兴时期史学的题材相当丰富多彩,大体包括这样几种类型:按编年顺序叙述的国别和世界通史,断代史,传记,专史,对古典作品的评注,古物研究与鉴赏,史学理论、尤其是有关史学任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