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板块模型及传送带问题 压轴题[含详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1 1:50: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 ………(1分)

因a

………(1分)

解得 t=0.5s ………(1分)

(2)设木板与挡板碰前,木板与物块的共同速度为v1,则 v1=at ………(1分)解得 v1=2m/s

木板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前瞬间撤去外力,物块以速度v1向右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木板与挡板碰撞后以速度v1向左做减速运动,木板与木块相对滑动,则木板加速度大小为am,设板速度减为零经过的时间为t1,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为x1,则 则

………(1分) ………(1分) ………(1分)

解得 a1=2m/s2,t1= 0.25s,当板速度向左为零时,设铁块速度为

,则

,则

………(1分)

设再经过时间t2铁块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2,木板向右位移为

………(1分)

………(1分)

解得

,t2=0.15s,v2=1.2m/s,

因为,所以木板与铁块达到共速后,将以速度v2运动,再次与挡板碰撞。……以后多次重复这些过程最终木板停在挡板处。设木板长为L,则以木板和铁块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能量守恒

………(1分)

解得 L=2.5m ………(1分)

(3)设木板与挡板第二次碰后,木板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为x2,则 ………(1分)

解得 x2=0.09m

综上可知 , ………(1分)

因为以后是多次重复上述过程。同理,有木板与挡板第三次碰后,木板与铁块达到共速为,木板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为 …………

设木板与挡板第n-1次碰后,木板与铁块达到共速为vn,同理有 vn= ………(1分)

设木板与挡板第n次碰后,木板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为xn,同理

有 xn= ………(1分)

所以,从开始运动到铁块和木板都停下来的全过程中,设木板运动的路程为s,则

………(1分)

解得 ………(1分)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L=10 m,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v0=4 m/s.一质量为1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1=6 m/s的初速度从传送带右端B点冲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物块相对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

(2)物块从B点冲上传送带到再次回到B点所用的时间.

解析:(1)设物块与传送带间摩擦力大小为f,向左运动最大距离s1时速度变为0,由动能定理得: f=μmg

fs1=mv12

解得:s1=4.5 m.

(2)设小物块经时间t1速度减为0,然后反向加速,设加速度大小为a,经时间t2与传送带速度相等: v1-at1=0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

解得:t1=1.5 s v0=at2

解得:t2=1 s.

设反向加速时,物块的位移为s2,则有:

s2=at22=2 m

物块与传送带同速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经时间t3再次回到B点,则: s1-s2=v0t3

解得:t3=0.625 s.

故物块从B点冲上传送带到再次回到B点所用的时间:t=t1+t2+t3=3.125 s. 答案:(1)4.5 m (2)3.125 s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置质量M = 2kg,长L = 0.84m的长木板C,离板左端S = 0.12m处静止放置质量mA =1kg的小物块A,A与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4;在板右端静止放置质量mB = 1kg的小物块B,B与C间的摩擦忽略不计.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B均可视为质点,g = 10m/s2.现在木板上加一水平向右的力F,问: (1)当F = 9N时,小物块A的加速度为多大?

(2)若F足够大,则A与B碰撞之前运动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3)若在A与B发生碰撞瞬间两者速度交换且此时撤去力F,A最终能滑出C,则F的最大值为多少?

解:(1)设M和mA一起向右加速,它们之间静摩擦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mA)a 得:

,表明加速度的结果是正确的.

(2)mA在与mB碰之前运动时间最短,必须加速度最大,则:

解得:

(3)在A与B发生碰撞时,A刚好滑至板的左端,则此种情况推力最大,设为F1, 对板C,有:

解得:

如图14所示,相距、质量均为M,两个完全相同木板A、B置于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C置于木板A的左端。已知物块C与木板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木板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认为等于

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物块C施加一个水平方向右的恒力F,且,已知木板A、B碰撞后立即粘连在一起。

(1)通过计算说明A与B碰前A与C是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求从物块C开始运动到木板A与B相碰所经历的时间。 (3)已知木板A、B的长度均为,请通过分析计算后判断:物块C最终会不会从木板上掉下来?

【解析】解(1)设木板A与物块C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动摩擦力大小为

,有: ,

,木板A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滑

可见,故可知在木板A、B相碰前,在F的作用下,木板A与物块C一起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其他方法同样给分) (3分)

(2)设此过程中它们的加速度为,运动时间为,与木板B相碰时的速度为,有:,解得:。 (3分)

(3)碰撞后瞬间,物块C的速度不变,设A、B碰后速度为,则 得

此即木板A、B共同运动的初速度。 此后,物块C在木板上滑动时的加速度为:

物块C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A、B共同运动的加速度为:其中

,解得:

若木板A、B很长,则物块C不会掉下来。设物块C再运动时间后,三者的速度相同,有:

,解得:

在此过程中,物块C的位移为:木板A、B的位移为:由于

,可见,物块C与木板A、B达到共同速度时还在木板上。进一

步分析,由于,可知物块C将与木板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物块C将不会从木板上掉下来。

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的斜面体(斜面光滑且足够长)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底部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顶端与劲度系数为、自然长度为的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着质量为的物块。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时将物块由静止开始释放,且物块在以后的运动中,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 (1)求物块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长度;

(2)选物块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 用表示物块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证明物块做简谐运动; (3)求弹簧的最大伸长量;

(4)为使斜面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动摩擦因数应满足什 么条件(假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解析】(1)设物块在斜面上平衡时,弹簧的伸长量为,有: 解得

(2分)

(1分)

此时弹簧的长度为 (2分) (2)当物块的位移为x时,弹簧伸长量为

(2分)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 (2分) 可知物块作简谐运动

(3)物块作简谐运动的振幅为

(2分)

,物块所受合力为:

(2分) (4)设物块位移x为正,则斜面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于斜面体平衡,所以有: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又:

(1分)

联立可得

(1分)

(1分)

, (1分)

,所以:

为使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应有 当

(1分)

时, (1分)

上式右端达到最大值,于是有: (1分)

如图所示,一平板车以某一速度v0匀速行驶,某时刻一货箱(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置于平板车上,货箱离车后端的距离为l=3 m,货箱放入车上的同时,平板车开始刹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做a=4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货箱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g=10 m/s2.为使货箱不从平板车上掉下来,平板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设经过时间t,货箱和平板车达到共同速度v, 对货箱,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货箱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1=μg, 货箱向右运动的位移为x箱=

a1t2,又v=a1t,

平板车向右运动的位移为x车=v0t-at2, 又v=v0-at,

为使货箱不从平板车上掉下来,应满足x车-x箱≤l

联立得v0≤ 代入数据v0≤6 m/s.

如图所示,有一水平桌面长L,套上两端开有小孔的外罩(外罩内情况无法看见),桌面上

沿中轴线有一段长度未知的粗糙面,其它部分光

滑,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速度从桌面的左端沿桌面中轴线方向滑入,小物块与粗糙面的动摩擦系数μ=0.5,小物体滑出后做平抛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