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分析研究综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03: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文字类综述

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汉语言文字学》共收101篇全文,其中方言类22篇、文字类7篇、训诂类5篇、词汇类4篇、音韵类14篇、语法类49篇。论点摘编中收录了5篇文字学类文章。索引中收录了259篇文字类文章。综合上述三部分,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汉语言文字学》共收录271篇文字类文章。从整个汉语言文字卷来说,语法研究是重点,其次是方言研究,文字学研究相对少些。

笔者将文字类研究分为:《说文解字》研究,共48篇;现代汉字学研究,共 54篇;单字研究,共19篇;古文字研究,共24篇;汉字发生研究,共7篇;汉字结构形体研究,共40篇;汉字文化研究,共22篇;三字研究,共19篇;俗字研究,共5篇;专书研究,共9篇;族字研究3篇;其他类20篇。

笔者将对《说文解字》研究、现代汉字学研究、古文字研究、三字研究、俗字研究等研究方向做综述。

一、《说文解字》研究

《说文解字》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文字学的研究重点,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汉语言文字学》依旧收录了很大比重的《说文解字》研究成果。笔者将《说文解字》研究分为价值研究、重文研究、体例研究、文化研究、释义研究等方面。

1.1文化研究

《说文解字》中的文化研究是其研究重点,共有11篇。有一点比较特殊:收录的7篇部首及部首字研究<牛部、心部、玉部、女部、水部、木部、示部),都是研究文化。可见文化研究已经成为《说文解字》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说文“玉”部字小考》 孔明玉 宜宾学院学报 2007.1

1 / 9

这是一篇阐释玉石文化的文章。玉石文化在我国古代生活中到处可见,且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特点。《说文解字》亦收有“玉”部字,此文把《说文》所收“玉”部字进行分类,并与先秦文献和出土遗物相参照,试图说明我国玉石文化的早期特点。

《近十年对<说文>体现的文化现象的研究》 王德周 聊城大学学报 2007.2

这是一篇综述性的研究文章。《说文解字》是一座语言文化的宝库,书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是多层面的。深入对《说文》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现象的研究,十分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哲学、政治、经济等的认识。因此,该问题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出现了许多高水平的论著。此文仅就近十年来关于《说文》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引起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

1·2价值研究

《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宝典,关于它的价值研究也是层出不断的。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共收录8篇价值研究方面的文章。说文学一直来奉《说文解字》为圭臬,价值研究旨在指出其用处。有的从《说文》本身的价值出发,有的从说文学的其他理论著作出发阐释其价值。

《说文解字》的汉字史论与结构构成价值 罗红胜、刘守安 求索 2007.6

此文阐述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字学专著。《说文解字·叙》对汉字起源、构造、字体、书体等作了详细地论述,揭示了汉字史论中的诸多问题。《说文解字》所建立的“六书”理论,是关于汉字构成的理论。它对汉字字体、书体不同结构方式的归纳、概括和对当时所应用的大量汉字结构构成的具体说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分析与实践价值。 《段注古今字理论的历史贡献》 班吉庆 扬州大学学报 2007.2

这是一篇阐释段注在古今字理论方面的历史贡献的文章。作者认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系统地阐释了古今字问题,段提出的一系列古今字理论,如古今字是古今人用字不同、古今字非古籀篆隶之别、古今字的古和今是相当而言的等等,在当时说来是非常卓越的。作者认为肯定段注的历史贡献,指出其中某些不足,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王筠<说文释例>校改本的文献学价值》 唐桂艳 文献 2006.4

2 / 9

此文意在阐释2002年在山东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发现的《说文释例》校改本的文献学价值。认为它在版本上是承前启后,是不可或缺的。作者从校勘考订价值、史料价值两个方面来阐释该版本的价值。

1·3重文研究

共收录5篇。《说文》的重文研究,可以大致上包括“古文”、“或体”、“俗字”、“奇字”、“篆文”、“今文”、“籀文”、“通人说”、“秦刻石”等字体的研究。《说文》一书中的多体重文多是古文或籀文,对古文字的演变和研究文字的字际关系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说文>或体之义近形符通用考》 郑春兰、程邦雄 古汉语研究 2007.1 此文认为所谓“义近形符通用“是指“意义相近的形旁在构字时常通作通用”,它“是利用偏旁分析来研究古文字形体的一种重要手段”。义近形符通用是自甲骨文便有的一种构字方式,《说文》中的一部分或体即以此方式构成。作者在对或体及其相应的字头正篆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得出四十五组义近形符通用例,并从义着手,辅之以形,这些形符有的仅义近,有的甚至字形也相近,而这个通用原则是构成异体字的一个重要手段。

《<说文解字>大徐本俗别字研究》 张崇礼 汉字文化 2006.6

作者对大徐本俗别字进行了分析,认为徐铉注的147个俗别字中,有84个字与现代汉字规范字形完全相同。作者阐释了俗别字产生的途径。作者还从大徐本所注俗别字阐述汉字简化的几种途径。

二、现代汉字学研究

现代汉字学是随着汉字学的确立而发展起来的。它主要包括字形、字义、字音、字序和中文信息处理、字量、汉字教案法、现代汉字学理论、汉字改革运动、汉字在其他民族文化中的演变等方面。

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汉语言文字》共收录55篇现代汉字学研究方向的文章。其中汉字改革运动25篇,现代汉字学理论20篇,汉字教案4篇等。下面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做现代汉字学研究的综述。

2·1汉字改革运动

3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