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年高中化学 专题6 物质的定量分析 课题一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00: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看看看看你能你们课题一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

【学考报告】

知识条目 ①移液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②中和滴定原理和基本操作 ③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方法 ④用滴定法测定液体试样中的总酸(或总碱) ⑤中和滴定实验的数据处理和误差的简单分析 加试要求 b b b b c

一、中和滴定原理

1.食醋的总酸含量及其测定

食醋的酸味主要来自其中的醋酸等有机酸。食醋总酸含量是指每100 mL食醋中含酸(以醋酸计)的质量,也称食醋的酸度。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醋总酸含量不得低于3.5 g/100 mL。 利用滴定分析法,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待测食醋样品溶液,如果测量出恰好中和时二者的体积,可测定食醋的总酸含量。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CH3COOH===CH3COONa+H2O。

2.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的pH的变化

用0.100 0 mol·L NaOH溶液滴定0.100 0 mol·L CH3COOH溶液(20.00 mL)时,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

在滴定开始时,pH升高缓慢。当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由19.98 mL(非常接近完全反应)增加到20.02 mL时(约1滴),pH出现突变,由7.74增加到9.70,这种pH突变称为滴定突跃。根据这一pH的变化,我们可以选择在微碱性的溶液中变色的指示剂(如酚酞)作为本实验的指示剂。

-1

-1

- 1 -

看看看看你能你们3.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原则:变色要明显、灵敏,且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要尽可能与恰好完全反应时的pH接近。因此 (1)强酸强碱相互滴定,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

(2)若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则选用酸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如甲基橙);若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则选用碱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如酚酞)。

(3)石蕊溶液因颜色变化不明显(紫色与蓝色不易辨别),且变色范围过宽,一般不作滴定指示剂。

(4)常用的指示剂本身多是弱酸或弱碱。为了使指示剂的变色不发生异常导致误差,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用量不可过多,一般用2~3滴。

思考1:何为滴定终点?如何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滴定终点?

提示 把指示剂恰好变色的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通常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即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变色后,半分钟内不复原。

指示剂操作 强碱滴定强酸 强酸滴定强碱 二、课题方案设计 1.配制待测食醋溶液

用25 mL移液管吸取市售食醋25 mL,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待测食醋溶液。

2.把滴定样品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

将酸式滴定管洗净后,每次用3~4 mL待测食醋溶液润洗3次,然后加待测食醋溶液,使液面高于“0”刻度。把滴定管夹在滴定管夹上(活塞把向右),轻轻转动活塞,放出少量酸液,使尖嘴内充满酸液,并使液面达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静置1~2 min,读取刻度数据(应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数字),记录为待测食醋体积的初读数。 3.把标准NaOH溶液装入碱式滴定管

酚酞 无色变为浅红色 浅红色变为无色 甲基橙 橙色变为黄色 黄色变为橙色

将碱式滴定管洗净后,每次用3~4 mL NaOH标准溶液润洗3次,然后加入NaOH标准溶液,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排除橡皮管内的气泡后,使液面位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静置后,

- 2 -

看看看看你能你们读取刻度数据,记录为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的初读数。 4.取待测食醋溶液

从酸式滴定管中放出V mL(V值在25.00左右)待测食醋到洗净的锥形瓶中,加2~3滴酚酞溶液。读取滴定管中食醋的刻度数据,记录为待测食醋体积的终读数。 5.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待测食醋溶液

将盛有待测食醋的锥形瓶置于碱式滴定管下,挤压碱式滴定管的玻璃球,使滴定管内的NaOH标准溶液滴入锥形瓶中,边加边摇动锥形瓶。将要到达终点时应减慢加入碱

液的速度,当溶液的颜色变为粉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静置后,读取NaOH标准溶液的刻度数据,记录为NaOH标准溶液体积的终读数。 6.数据处理

依据实验记录数据计算每次测得的食醋中醋酸的质量

m(CH3COOH)=c(NaOH)·V(NaOH)·M(CH3COOH),

则100 mL食醋中所含醋酸的质量为:

m′(CH3COOH)=c(NaOH)·V(NaOH)·M(CH3COOH)×100250×, V25根据3次接近的平行测定值,可计算食醋中的总酸含量的平均值。 思考2:酸碱恰好中和反应时就是滴定终点吗?此时溶液一定显中性吗?

提示 滴定终点是指酸碱中和反应时指示剂颜色恰好变化的点,不一定就是酸碱恰好中和时的点(但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此时溶液不一定显中性,如NaOH与CH3COOH恰好中和时溶液显碱性。

点拨一、滴定管和移液管的使用 1.滴定管及其使用

(1)滴定管的优点是易于控制所滴加液体的流量、读数比较精确,滴定管的最小刻度为0.1 mL,可估读到0.01 mL(如20.18 mL,最后一位是估计值)。

(2)中和滴定中使用的滴定管分酸式和碱式两种,使用时不能混用。酸式滴定管还可用于盛其他酸性或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碱式滴定管还能用于盛装其他碱性物质。

(3)中和滴定中有关仪器的洗涤。滴定管在使用前经检查不漏水后要进行洗涤,须先用自来水洗(必要时用特殊试剂洗)再用蒸馏水洗,然后再用待盛液润洗2~3次。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能再用待盛液润洗,否则将会引起误差。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