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0:31: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必修一 第六章

第1节细胞的增殖

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核控制范围,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一)细胞周期:

(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大约占细胞细胞周期的90%-95%。

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间期 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实质:染色质复制) 2.前期特点:(膜仁消失现两体)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中期特点:(形定数晰赤道齐)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特点:(点裂数加均两极)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特点:(两消两现重开始)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参与的细胞器: 间期:核糖体,中心体 前期:中心体(复制形成纺锤体) 末期:高尔基体(细胞壁的合成)线粒体全过程。 有单体出现时,DNA数目为染色体的2倍,单体消失时,DNA与染色体数目相同。 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1)间期:动物细胞因为有中心体,间期要进行中心粒的复制。

(2)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①植物细胞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②动 物细胞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3)末期:子细胞形成方式不同:①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上出现细胞板,并由细胞板扩 展形成细胞壁;②动物细胞由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四、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

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

五、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六、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

(1)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2N→4N→2N(2)核内DNA含量变化规律:2N→4N→2N

七、无丝分裂: 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是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平均分配。例:蛙的红细胞

第二节细胞的分化

一、细胞的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过程:受精卵 增殖为多细胞 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 发育为生物体 (3)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普遍性 分裂结果:增加细胞的数目 分化结果:增加细胞的种类

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种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二、细胞全能性:

(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特点:①高度分化 ②基因没改变 例如:胡萝卜根组织的离体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3)动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莉

(4)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第三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1

一、细胞的衰老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多细胞生物体,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2、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1)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2)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3)细胞内的某些色素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4)衰老的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5)细胞膜的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衰老的学说:(1)自由基学说(2)端粒学说 二、细胞的凋亡 1

1、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2、意义: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3、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

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第4节细胞的癌变

1、癌细胞的概念: 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细胞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叫癌细胞。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适宜的条件下,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等物质减少,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3、致癌因子分三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抑癌细胞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4.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致癌因子使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细胞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2